在应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中医药凭借几千年应对疫病的独特治疗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让社会各界重新审视这一文化瑰宝
[
详细
]
中国教育报
2020-05-05
一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交医”)附属13家医院青年人才的调研数据,“刺激”到了交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即便把45周岁作为青年和中年的界线,科室正主任中的青年只占0.4%,副主任中的青年占比只有4.78%。
[
详细
]
中国青年报
2020-04-30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得到高度重视,但困惑依然存在。说重视是因为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技术技能人才是坚定基础,是坚实保障;说困惑是因为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依然不高,这里有“惟有读书高”文化传统的影响,更有我们对现代职业教育认识和办...
[
详细
]
中国教育报
2020-04-29
来茂德是德国科学院最早的五位中国籍院士之一,曾经是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最年轻的副校长,2013年出任中国药科大学校长。他对中国医药教育的认识非常深刻。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4-29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要求高校破除论文“SCI至上”的现象,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类似的现象在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即对国际期刊“SSCI至上”。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4-28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4-27
20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并孕育和形成了西迁精神。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4-27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发生以来,在疫情成为全国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疫情得到迅速遏制,坚定了广大民众的抗疫信心,为国际上其他国家抗疫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和经验
[
详细
]
中国青年报
2020-04-27
在不同文明交往对话日益频繁的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二轴心时代”,愈发需要全球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以增进每一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4-2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全国各地共选派4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也暴露出了基层公卫防控能力的滞后与欠缺,特别是社区医护人员的严重不足。高职院校理应在基层公卫医护人才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4-21
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的一次大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状况。如何放眼长远,补短强弱,加快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变革,建设新时代现代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4-21
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中,公共卫生人才正经历着重大的考验。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优化公共卫生医学教育,深化公卫人才培养
[
详细
]
光明网
2020-04-21
近期多部委先后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破除“唯论文”、论文“SCI至上”的顽瘴痼疾,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科研院所良好的创新环...
[
详细
]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4-07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大家对生命与健康的关注,对体育的认识、对身体锻炼的态度和行为也发生着变化。日前,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幼儿园等居家体育锻炼的指南,运动专家们运用发达的融媒体手段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室内锻炼的内容设计和操...
[
详细
]
光明网
2020-04-07
最近,有关部门下决心破除“唯论文”顽瘴难疾,打出一套组合拳,发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中备受诟病的论文“SCI至上”,为此,传统的科研资源分配方式也面临重大转变
[
详细
]
光明网
2020-03-31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促使我们每个人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科学有序运转,人类和自然界的万物如何和谐共处,也由此思考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的宗旨与意义是什么,教育体系与治理该如何完善,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3-3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造成全方位影响,不仅冲击了公共卫生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不小的挑战。面对当前疫情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主动应对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3-31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部门下决心破除“唯论文”顽瘴痼疾,打出一套组合拳,发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中备受诟病的论文“SCI至上”,为此,传统的科研资源分配方式也面临重大转变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3-24
学术、科研成果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扭转现行的单一化、机械化的评价方式,拿得出有针对性与实操性强、效果明显的措施,是对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验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3-2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窗口之一,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的。
[
详细
]
人民网
2020-03-20
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详细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03-17
如何理性对待“SCI”?一起看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李江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理性对待“SCI” 用好“同行评议”》
[
详细
]
光明日报
2020-03-04
课堂就像是永远的“黑箱”,蕴藏着太多的奥秘,而课堂教学评价就是为了揭示“黑箱”中的奥秘,为了探寻未知中的有知。在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方法、工具与路径正面临着转型变革的迫切需求,也必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带来巨大冲击
[
详细
]
中国教育报
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