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不仅仅是延长学制,更要改变的是培养模式。[详情]
全面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除了教育的综合改革外,也需要同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详情]
今年的这情况,说穿了,就是功利算计最后把自己算进去了,在选科时,盲目算计分数最大化,但忘记了招生计划理科更多,以及报考的资格限制。[详情]
满地高分没有区分度的中考,除了家长与考生的分数获得感,增加的只有群体性焦虑,更多的刷题训练,更多无效的负担![详情]
志愿填报火爆的背后,其实和其他教育问题一样,是我们对孩子教育焦虑的递延,也是社会竞争的前置。[详情]
上大学,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打开了无限的可能![详情]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发展定位,做出自己恰当的选择,并非所有孩子都应该、需要去发达地区。一些大城市的孩子,恰恰可能需要走出去,去历练。[详情]
把学校放在优先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学什么并不决定你一定做什么,更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招聘动辄就讲究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客观现实。[详情]
人生是扬长避短,不是以短博长,你最擅长的,就是你最好的专业,你自己最“热门”的专业。[详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乎没有哪一个行业一直是蒸蒸日上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详情]
给考生更多转换专业的政策是值得肯定的,客观上让高校更关注老百姓的需求,考生的需求,也是间接关注社会需要。[详情]
如果高考被舆论所裹挟,一味降低难度,追求分数的获得感,高考的选拔职能就丧失了,对于优秀学生更是一种不公平。[详情]
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不能替代。语文不能只考文学,还要考查学生是不是能读懂、会表达。[详情]
在精英教育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还是可控的,但普及化后,这个问题就变得越来越尖锐。[详情]
孩子一旦出问题,多数家长总希望有一剂“神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无论花多少钱,这就如癌症病人市场里,神棍、神药流行是一个道理。[详情]
加强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并非拒绝教育国际交流,更不是闭门造车。[详情]
高等教育普及化后,大学毕业生干什么都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详情]
学位法的出台,对推动教育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详情]
综合评价需要继续探索,也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确保公平公正的底线,同时,也需要警惕与之相关带来阶层固化的风险。[详情]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来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