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从长远来看,坚持和振兴多边主义、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 详细 ]
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2020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将以“线上+线下” 双线融合的创新办会模式于2020年10月21-28日期间正式举办,包含全体大会和线上平行研讨会两部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先生接受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 [ 详细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作为深圳高等教育界的代表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徐扬生教授对方案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 详细 ]
为了更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加快由数量普及阶段转向内涵发展阶段,教育部等9部门日前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 [ 详细 ]
教育对外开放在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成就即将载入史册之时,我们愈发深刻感受到,教育脱贫攻坚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 [ 详细 ]
近年来,武汉大学深入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武大特色的人才强校之路。 [ 详细 ]
江苏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合力仍然不足,亟待统筹性思路的谋划。 [ 详细 ]
这些年来,中国已经习惯了在崩溃与威胁的围观中前行,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筚路蓝缕,螺旋上升。 [ 详细 ]
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 [ 详细 ]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详细 ]
随着精准扶贫尤其是教育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深入推进,虽然部分贫困地区已经脱贫摘帽,但教育队伍不仅不能撤,教育精准扶贫项目不仅不能停,而且还要加强扶贫与“扶志”的有机结合,使扶贫、脱贫具有内生动力。 [ 详细 ]
面对愈加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教育对外开放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 详细 ]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仅要继续加强基础教育普及化的质量,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而且要继续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完善普及化体系,提高普及化程度,优化普及化质量,使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更大的功能。 [ 详细 ]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教育取得今天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广大教师的默默奉献。 [ 详细 ]
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 [ 详细 ]
近年来,西部高校牢牢抓住人才工作这个关键因素,加大吸引、稳定、培养人才的工作力度,引进人才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 详细 ]
高等教育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学科之一,至今有40多年历史。虽然高等教育学作为学科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但似乎并没有达到应有的学科高度。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说法,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学科。 [ 详细 ]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要取得全面胜利,就必须深度解析重度贫困地区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战略所面临的多重困难,才能有的放矢,确保贫困地区实现根源性脱贫。 [ 详细 ]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各种社会机构为教育脱贫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 详细 ]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产,粮食消费规模庞大,粮食流通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 详细 ]
如果我们想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能力是所有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 详细 ]
我们期待,学习方式改变、资源创新、敬畏生命、家庭教育能够成为教育在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 详细 ]
一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着力推进“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强农兴农”关键科技创新、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破“五唯”实施新型人才工程,以实际行动书写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回信精神的答案,更对何以知农爱农,何谓强农兴农有了更深的思考。 [ 详细 ]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高校未完成“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且热度不及往年的自主招生,遂得出“强基计划”“遇冷”结论。 [ 详细 ]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 详细 ]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 详细 ]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各教育阶段、各教育主体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向,其核心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 详细 ]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 [ 详细 ]
中国大学建设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人格培育与大学的价值使命、有特色与高水平的关系、中华优秀文化与大学精神塑造等各个方面问题的协调和统筹。 [ 详细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 [ 详细 ]
教育扶贫是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将“扶智”和“扶志”相结合,使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提升、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的过程。 [ 详细 ]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评估的“中国方案”,高等教育评估发挥的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 详细 ]
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中央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学科属性、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行探索。 [ 详细 ]
科学编制区域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 详细 ]
学科研究一般聚焦于一门学科的概念、表述体系和基本原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 [ 详细 ]
大学是创新基地、人才成长摇篮,在这个变局和变革中积极作为,必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 详细 ]
<< < 13 14 15 16 17 18 19 > >> 共 22 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智库 > 智者汇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