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凸显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引力波探测是世界科学界公认的难度最大的尖端科技之一。近期,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团队等在《自然·天文》发文,首次向世界完整系统地介绍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备受国际学界关注。在喻家山下,该团队成员蛰伏山洞三十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立足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出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测出国际上最高精度的万有引力常数,并写入中学物理教材,在近代物理学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深入推进以中国为主导的“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一流大学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力量。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以科技强国为己任,将国家战略需求与党史学习教育目标相结合,以建设国家重大基地平台作为积聚创新动能的“先手棋”,锚定“四个面向”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勇开新局。学校用科技创新打造了熠熠生辉“四颗明珠”:建立世界上最精细鼠脑图谱基础数据库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创造了脉冲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的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测得国际最高精度万有引力常数G值的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攻关了众多“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依托以“四颗明珠”为代表的一批“国之重器”,学校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近五年在国家科技奖中表现突出。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华中科技大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注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纲领衔者中培养使用一批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技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这批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埋头苦干、潜心科研、服务人民,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和团结实干的行动自觉,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寻求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谢庆国教授毕业后就决定把PET研究当作终生事业。该团队聚焦人民生命健康,深耕20年发明出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实现国产创新医疗仪器全数字PET从0到1的跨越,践行了“以中国处方造福中国人民”的光荣使命。
青年学子具备创新潜力与活力,是科技创新的储备力量。在未来技术学院开学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李元元讲授“开学第一课”,勉励新生甘坐冷板凳、心怀报国志,为国家未来技术发展作出贡献。作为拥有华中地区唯一一家未来技术学院的高校,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将党史与科技史、校史相结合,激励青年学子自觉投身“科技强国”伟业。这些踌躇满志的青年一代,早已将使命融汇于心。“我将为祖国科技发展,为人类未来福祉而不懈奋斗!”铮铮誓言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更是不负祖国重托的承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