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下午,同济大学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在人工智能与通信领域携手合作,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
签约仪式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副院长王志勤、总工程师胡坚波,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副校长顾祥林、童小华等出席签约仪式。王志勤、顾祥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聚焦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网络安全、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等重点技术领域,配置优势资源,促进技术、服务、政策、人才等要素的有效衔接,携手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联手开展人工智能与通信领域的科技合作,共建同济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通信实验室,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交流等,力争取得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培养高端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变革。
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围绕合作领域进行了座谈交流。参加座谈交流的还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关研究所和部门负责人,我校校长办公室、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依托我校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单位负责人。
陈杰在讲话中指出,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智能制造等各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基础。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科技前沿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是学校的交叉研究平台,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新的发展动能。此外,同济大学还拥有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基地等平台,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优势,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余晓晖介绍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年来的各项主要工作重点。他表示,双方共同选择将人工智能作为合作的主要切入点,今后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紧密合作,将协议内容充分落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