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奋进正当时,同济大学“十四五”规划与“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举行
2022-06-02 09:58
同济大学
作者:

  5月31日,同济大学“十四五”规划与“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学校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落实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陈杰主持会议,相关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和学科群负责人等130余人参加会议。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讲话

校长陈杰主持会议

  会上,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介绍学校“十四五”的“1+9+N”规划体系和实施计划,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从“1+9+N” 规划体系与战略任务、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战略支撑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和工作部署。副校长童小华介绍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计划,传达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有关精神和要求,说明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案和实施办法,包括以一流学科为引领的学科群建设的目标与机制建设。

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作介绍

副校长童小华作介绍

  随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学校“十四五”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分别从战略目标、工作任务、行动举措和下一步计划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几大专项的实施思路和推进情况。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医学院、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学科群分别代表学院和学科群,介绍了“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思路和推进工作计划。

  方守恩在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实现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目标的关键五年。学校“十四五”规划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在目标、建设任务、内容和举措上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推动学校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推动同济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今天,我们把这两项内容合并在一起,既有利于各部门各单位全面了解两项规划相互关联的重要工作,也有助于这两项规划的统筹协同协调推进。他就如何加快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落实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追求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四是要把规划落到实处。方守恩强调,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实事求是梳理学校“十四五”规划中的每一项工作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每一项建设任务,坚持稳中求进谋发展。在可能的条件下,我们还要抢抓时间、抢抓机遇,把一些可以推进的已经延误的工作进度抢回来,力争高质量完成年度改革发展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陈杰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大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编制了“十四五”“1+9+N”规划体系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规划和方案的实施,需要学校各个层级、各单位、全体教职员工同舟共济、通力协作。做好“十四五”规划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部门、各学院要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重要部署,认真落实学校各项工作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的落实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继续弘扬“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传承115年积淀的同济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十四五”规划是学校的发展蓝图,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中国特色,瞄准世界一流,构建了“1+9+N”的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9个专项规划和34个学院规划组成,是一个条块结合、相互协作的整体。学校持续深入推进规划体系实施,完善实施机制,加强评估监督,确保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紧密衔接学校“十四五”规划,围绕深化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并按照“优势工科引领带动、厚重理科融合推动、特色医科协同驱动、精品文科共享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思路,加强基础和交叉,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建设10个学科交叉群,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同济大学 2022-06-02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