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培养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人才——北大生科“拔尖计划”再起航
2020-12-22 11:28
北京大学
作者:

  2009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大力开展优秀人才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砥砺十年,生命科学学院拔尖计划成果斐然,逐渐形成了以教材及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培养生物学领军人才为目标的具有学科特色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9年,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北京大学相关部署,生命科学学院在前期探索的有效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创新模式,踏上了“拔尖计划2.0”的新征程。

  大师引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北大生命科学有力量雄厚的知名导师队伍。为了能将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愿望与同学们的兴趣有机结合,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生命科学学院于2019年创立了生命科学类本科教育的“鹿鸣书院”,并分专业方向设置7个教研室,为小班化培养人才服务。

  教研室的功能之一是指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选课。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李毓龙老师接受采访时说:“同学们作为本科生,往往不甚了解各专业方向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独立选课时容易缺乏规划性和层次感。现在教研室为本科生准备了多层次的选课‘套餐’,同学们可以在‘套餐’基础上,结合自身基础知识水平、个人兴趣和未来规划进行加减,真正实现个性化、针对性培养。”

  各个教研室隔周组织教授和同学们开展学术交流,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邀请教授们介绍各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思路以及自身从事科研的心路历程,激发本科生的科学兴趣,鼓励他们根据兴趣物色自己心仪的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个性化选课、接触科研。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教授介绍说:“各教研室开展的学术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了解科研、接触导师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选择导师。”一位一年级的同学说他开学时听了邓宏魁教授的讲座,非常感兴趣,后来到邓老师实验室做实验也很开心,最近已经在邓老师实验室完成了自己摸索实验条件的一个“小课题”。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主任朱健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一位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对他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开始在他的实验室旁听组会了。过去曾在朱健实验室学习的本科生也不在少数,其中2015届的梅文彬、2016届的王闽铭获得了生命科学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沈同奖。

创意性实践教师与学生在鹿鸣书院合影

  进入“拔尖计划2.0”时代,在书院制教育模式下,生命科学学院的各年级本科生按兴趣方向划分成小班,每个班级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每个班配备一位造诣深厚、热心负责的班导师,不仅在学术上起到引领作用,更是要促进学生价值观塑造和人格养成,发挥人生启迪作用。兴趣班并不限制大家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果兴趣转移可随时申请换班。王世强说道:“鹿鸣书院的几处空间都建在不同方向教授实验室附近,为非课堂形式的师生交流和沟通提供了近水楼台。生命科学学院现在已经建立起教研室主任、专业辅导员、班导师、班级辅导员等分工协调的立体化本科生指导网络。”

  学科交融,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向

  生命科学学院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同城市与环境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麦格文脑科学研究所、数学科学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有关教授合作,组建跨学科教学和导师团队,建设交叉融合型的荣誉课程体系,为培养创新型、交叉性生命科学人才创造条件。

  鹿鸣书院开设了生物数学建模、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工程基础与实践等课程,以加强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科学理论方法与生命科学问题的深度融合,培养数理化基础广博、信息分析能力突出、工程技能扎实的生命科学创新领军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鼓励学生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开展了创意性实践系列课程。工程类创意性实践课程中,学生在电子学系和生科院老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基于生物学问题和需求的技术设想,学习智能模块应用、自动控制编程、3D 打印设计等技术,通过系统集成,完成各具创意的“发明”。艺术类创意实践注重美育与实践的结合,涵盖了科普文章创作、美术设计、文创产品等领域,面向生物医学科普的动漫和游戏制作也被纳入创意性实践体系。王世强认为,生命科学学院并非只培养科学研究领域的拔尖人才,创意性实践系列课程引导同学们在既有生命科学知识素养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是基于自然科学学科培养跨行业、跨领域拔尖人才的革新性尝试。

  本博联通,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从中学到博士的拔尖学生多级遴选机制,以实现不拘一格选才、个性化育才、多元化成才。鹿鸣书院开展了“中本衔接”项目,通过竞赛保送的中学生可提前一年在书院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塑造与其学术兴趣相匹配的创新型知识结构,成为拔尖人才的后备力量。“有竞赛背景的优秀同学学有余力,本科一年级便可破格进入实验室听组会、参加科学训练。”李毓龙补充说。

  鹿鸣书院的拔尖学生实行“动态择优”遴选和进出机制。申请进入书院的学生需由培养委员会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择优录取;并对已进入书院的学生实行年审制度,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这个制度从“拔尖计划1.0”就尝试和优化,多位经过挑战班培养的同学已经在国内外著名高校获得独立教职。这也激励了在校的本科生争相报名参加挑战班。

  鹿鸣书院的“4+4”或“3+5”本博直通项目是从6年前的探索开始的。本科四年级也是博士一年级,本博直通缩短了本科至博士的培养总年限,优化了拔尖人才成长路径。6年前参加首批“4+4”的本博直通项目同学已经取得博士学位。

学生到陕西秦岭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实习

  同时,鹿鸣书院鼓励学生赴国际一流实验室科研实习,以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竞争力。生命科学学院已与19所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换合作协议,每年有20余名拔尖学生赴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进行暑期科研实践。在谈及“拔尖计划2.0”在优化人才成长路径方面的作用时,朱健说道:“这有助于尽早发现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并有规划地进行拔尖人才培养。暑期科研、交换经历开阔了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在“拔尖计划2.0”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理想教育和学术教育并举,以引领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实现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王世强对此有着深深的体会:“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责无旁贷,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出一流人才。鹿鸣书院将继续以前瞻性的教育理念,融课堂教学、小班讨论、师生交流、学科交叉、创新实践、思政教育为一体,培育拔尖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探索培养世界一流生命科学人才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