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 2019年度评估总结会召开
2020-04-10 12:20
北京大学
作者:

  2020年4月3日,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植物所、南京土壤所、东北地理生态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担的“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重点研发专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项目2019年度评估总结会以网络视频会的形式召开。

网络视频会议

  项目跟踪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傅伯杰院士、中国林业科学院孟平研究员、项目专家组复旦大学方长明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耀研究员、中山大学余世孝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庆华研究员、北京大学唐艳鸿教授,项目负责人方精云院士及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和博士后、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会议。

  评估总结会由项目专家组黄耀研究员主持。方精云介绍了项目整体工作进展,各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预期目标完成情况、研究工作进展和研究计划等。项目实施以来,研究任务进展顺利,完成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体系方法和技术规范的梳理和总结,建成了高寒草地全土壤剖面增温实验平台,改进了植被-大气间碳同位素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构建出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估算模块以及激光雷达地上碳储量反演数据集,完善了碳循环参数数据库,开展了“碳源汇手册”编写。截至目前,项目已获批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专著2部,提交院士咨询报告2份。发表和录用论文66篇(第一标注), 含SCI论文61篇,包括在专业领域高层次期刊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Global Change Biology,Ecology Letters等,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

  专家组对各课题的研究进展、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指导,一致认为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各课题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研究计划,年度研究方案可行,预期能够完成指标目标。此外,专家就课题间数据共享、技术标准规范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每个课题依照指标目标凝练已有进展,并加强课题之间的合作。方精云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各课题要尽快召开内部研讨会,理解消化吸收专家组的建议,并贯彻到今年的工作中。同时,他对专著和规范的完成节点进行了布置,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保证研究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附:

  本项目下设6个研究课题,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方法与标准研编”“碳循环关键过程机理研究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全球变化野外控制实验的技术和方法”“碳通量及碳同位素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和方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模拟与遥感反演”和“陆地碳循环参数体系构建与碳源汇综合评估”。项目旨在全面梳理以往关于陆地碳源汇监测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改进和提出碳循环室内模拟和野外控制实验的方法,改进碳通量和碳同位素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构建不同尺度、全组分碳循环参数体系;研发我国陆地碳源汇模拟系统,阐明碳源汇时空格局,为我国制定减排增汇和气候变化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