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一年将逝,博雅云课堂接续往年思路,再次邀请九位老师,联系自己在2018年的阅读,推荐他们的“年度之书”。
事实上,进了十二月,各种书单一份接着一份,令人眼花缭乱以致选择困难——书单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很显然,我们不希望它成为枯燥的信息汇总,就是书名、作者与出版社打个包,我们更加在乎的是这几位老师作为读者的视野、品位,还有趣味,由此,给博雅云课堂的朋友一个参照,一点借鉴,哪怕,只是一次回响。
到底有没有?到底能不能?诸位,请吧——
陈峥荐书
1、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美君是龙应台的母亲,龙应台65岁那年生日,购买了第一张老年人半价车票,辞去一切事务,回到乡下陪伴92岁的母亲美君。可是母亲已失智,不认识她。她陪伴着母亲,呼唤她,称她为“女朋友”,写信给她,追忆她们之间过去未曾开口,却已经来不及开口的情话。美君尚端坐人间,而神志已飞往不可追寻的陌生领域。龙应台写的岂止是母亲与她之间蕴含了沉重记忆和情感的沉默,也写了自己和两个儿子之间的沟通与隔阂,更是写出了许多年代许多人之间,无法诉诸语言的沉默记忆。
我先是看了“一条”视频里关于龙应台回乡间陪伴母亲生活、写作的采访,再买了这本书来看。视频拍得很温馨,宽敞明亮的顶楼书房,母亲美君坐在沙发上,龙应台面对着她写作,时常过去给她喂水,说几句话——得不到回应的问话,将母亲推到阳台去看种满的花草瓜果……视频看了不下十遍,特别期待看到全书。
然而没想到,书买来后,读起来却很是艰难,一次只得翻看几页,文字中那么深远的记忆和痛楚让我承载不起,歇几天,再看几页,至今还没有看完,尤其每次翻到有一页,就难过得看不下去。那是一页照片,战争过后,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一脸坚毅隐忍地直立着,五个手指用力并拢扣在大腿一侧,背着自己去世的弟弟等待火化。算来这孩子若活到现在,该八十来岁了吧。那是所有承载了历史动荡的人们的神情,极深、极痛、极忍耐。因而,也极沉默。龙应台在香港书展上演讲,呼吁记录口述历史,让历史不再是史学家笔下的一副模样。我想到听我的母亲聊起她的经历,小时候的火烧木棚房,青年时代上山下乡,中年的奔波,以及老年的固执……如果能将她所述说的一切都记下来,从一滴水珠中亦能折射出整个时代。
2、纳博科夫作品系列
那段时间因为白天生活的忙碌和噪杂,比如一下午改完所有的作文本,大脑累得抽筋同时连带思维都成了作文腔。我在深夜临睡前特别渴望读一些与白天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字,从语言叙述方式到文字建构的时空,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思维,给自己洗洗脑。我看中了纳博科夫的这两套书,封面设计就特别好看,简洁明快。
果然是适合睡前读,将自己抽离眼前的世界,跟着他进入一个文字与意象纵横交错的搭建起来的故事中。诡异、洞察、出人意料。有一个朋友是这么评价的:“伟大作家之间都相互跨时空‘窃听’:在完全隔绝中他们的作品会呈现某种相似性。纳博科夫承认《斩首之邀》与卡夫卡的《城堡》、《庶出的标志》与博尔赫斯《圆形废墟》相似。这本短篇集上册,《纯属偶然的事情》与马尔克斯的《八月惊魂》、《报复》与博尔赫斯的《爱玛•聪兹》相似。”
那么,我还想补充,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与唐诺的《重读》相似:一切的阅读,都是重读。(唐诺会觉得不胜荣幸吗?)
这些相似的灵魂呀!
3、2001太空漫游
这一本“古老”的科幻书,创作于1964年,每一本的续集都是往前推移的时间,我手中的是《2001》,而我学生手中在阅读的有《2010》《2061》《3001》。时间不断往后推延的系列作品,证明此书具有一种魔力:可以穿越时空存在,从科技刚开始萌芽的年代成书,到预言科技终极呈现的模样。我相信作者克拉克关于人类未来家园的预言,那可能真的是宇宙文明最高级的存在方式。
读完这本书,还可以去找来郝明义关于本书翻译的文章来读,收录于《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也许“当科学到达顶峰的时候,发现宗教已在此等待。”是有点道理的呢。
4、写给孩子的名人传
读了邹凡凡的“名人传系列”中的《莫奈》,太喜欢了。以往向孩子们介绍艺术的书,要么作品高雅得居高临下,要么作者自己高端得孤芳自赏,而邹凡凡的艺术家系列,幽默、有料,调侃自己也调侃画家,印象派的来龙去脉在行云流水、轻松愉快的叙述中讲得一清二楚。同时还非常欣赏这本书的插图,并不是简单地再现文字,而是做到图画书级别插图:既扣上文字内容,又有漫画式的延展。图文风格合作得相当巧妙。我喜欢这样有趣又有才华还不端架子的作者,顺便透露,她还是超级学霸,现在长居国外,貌美有二娃,只可垂涎不可妄想焉。
5、诺德曼三书
阅读诺德曼的这三本“巨著”,每本都做了读书笔记,深入读完这三本,可以算是这两年来个人阅读大事件了。因为翻译的问题,的确挺难啃的,但是啃下来颇有乐趣。同时因为共同阅读诺德曼而相聚于读书群“疯读群”,有一群读书人互相温暖,也是阅读诺德曼带来的收获。
阅读诺德曼作品的意义在于突破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儿童文学作品。读进去了,就有一种思维冲浪的快感,踩着儿童文学作品的小船,在文学、绘画、舞台、电影、人类学等各学科贯通的思维海浪上踏浪前行。
正像诺德曼所说的那样,无知并不可贵,真正的成熟是认识世界的复杂,从而得到思考的自由。儿童与成人一样有共同讨论、思考的权利,作为成人,要邀请儿童进入不断质疑、思索的世界中。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包含了所有的人性,正适合成人与儿童共读讨论。
冷玉斌荐书
1、古典学术讲要(修订版)
又一次沉浸其中而不知返。马克思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张文江先生直面这些纠缠着活人头脑的先辈们的传统,选择比较浅易的古代经典篇目,字字句句进行讲析,试着清理它们的源流演变,并探讨它们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从更大的背景来说,也是在寻求中华学术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
2、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
张新颖先生继《沈从文的后半生》,再续前缘,完成本不打算写的《沈从文的前半生》,双书合璧,终得圆满。沈从文先生认为,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就需要沿着自己的生命来路去追索。“前半生”读完,又把“后半生”翻了一遍,读着读着,发现张新颖正是在践行从文先生的期望,沿着他生命的来路去探索,重新探求了他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来历。
3、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抄一段王先生序言中的文字,我为什么读、读到什么,答案就在这里:
我们一向把对心灵世界的探索交给思想史,但是思想史对这个不太抽象、不太概念化的实存层面,也就是“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的部分,往往过于忽略。这个心灵的、实存的世界不只是对个人生命有意义,它与整个时代的历程与抉择,甚至与现实的政治都有分不开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说,政治的世界从来都不只是政治的,它还牵涉到许多个人的、心灵的、实存的、情感的、人生观的层面。
4、新学记: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
真的教育史,当是“光明史”。慢读《新学记》,一时恍惚,不知今世何世。到现在,仍有种教育是叫“中国”,没超过狄考文《振兴学校论》所提,反有倒退之虞。“教育的首要观念不是金钱,而是心智、社会和宗教”,目下那一个个叫做学校的地方,“所授给学生的知识和道德文化都将是徒劳无功”的吧?
5、经典之外的阅读
“人性”、“梦魇”、“暴力”、“挣脱”,徐贲先生以他一向的锐利与精辟,将书评写成思想随笔,让思想随笔展现更多阅读的力量。对于读者,这样的书不好读,却又十分值得读:它离不开弥久常新的人文内容和贴近现实的问题意识,也需要教育良好、乐于思索的读者。徐先生对读者的希望是这样的:
“来自我自己阅读的一些重要东西能够在读者们的体会和思考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真正的阅读,莫过于此。
6、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再一次感受贾樟柯的力量、专注和谦卑:
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一直在帮助我压抑自我的膨胀。知道真理不容易在手,也就不再强词夺理。知道万物有灵,也就不再唯我独尊。一点一点,是持续的行走、读书、思考,让我变小。是的,只有谦虚才能帮我保留体面。
今年贾导新作《江湖儿女》上映,支持了一张电影票,看着银幕上的“巧巧”,忽然想,是不是又得有八年,《贾想Ⅲ》才会来到?
7、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如果说我的电影中有共通的东西,那就是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是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这么说课堂,说教学,说教育,可以吗?是枝裕和先生谈论着自己的作品,涉及到的绝不仅仅是作品,是生命,是人性,是对这个世界的依恋和爱——今年,他的长期合作者,有如母亲一般的著名演员树木希林女士去世,那篇由他执笔的悼词,可剪贴作为附文。
8、骨钟
时间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秘密。你我在万千轮回中煎熬,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那就读书吧,用一个故事,慰藉所有寂寞的心灵,试着勘破时间,拥抱世界,热爱生命——我们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当下一次开始,你已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