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开始,每年两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的提案都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科技创新”相关话题。今年,他将依旧带着“强化国家科技力量布局”的提案上会。
为什么如此“执着”?
严纯华坦言,这与自身长期的科研工作积累有关,更与在西部工作真切感受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性直接相关。
严纯华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让他深受启发。
学习的体会、工作的感受以及历史转折的机遇让严纯华一直思考,如何借助国家科技力量布局的调整,让科技创新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源头活水。
科技创新助力西部振兴提速
在严纯华看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是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科技创新将起到关键作用。
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总体格局已经形成。创新资源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由东部一枝独秀向东中西协同发展转变。在中央各项区域创新政策的扶持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西部地区创新投入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迅速。教育投入方面,在科技界、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教育经费给予了倾斜式的扶持,“生均”拨款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20%。
但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公众的目光聚焦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何时花落东北、西部。也为此,城市与高校之间的竞争暗流涌动。
今年两会,严纯华将提交《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提案》,希望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国家战略意图为首要目标,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于区域发展的基础性带动作用,适度考虑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时适当向内陆和中西部地区倾斜,为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跨越发展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发挥制度优势使人才布局重组、西部发展特色鲜明
当下,人才与资源的汇集往往存在“洼地效应”,如何破解?严纯华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发挥制度优势,在西部地区合理布局,吸引、集聚、整合全国相关资源和优势力量,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
在严纯华看来,人才是基础,栽下梧桐树,方可引来金凤凰。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不仅要引来,也要爱护和使用好,用西部的土壤培养出能够干事创业、具有西部烙印、能立足西部又能面向世界的人才。
在“西北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牵引下,严纯华认为,兰州大学除了要鼓励科研人员在兰大具有积累和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继续深耕外,更要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在核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生态环境等关系国家科技安全、具有特色优势的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平台,逐步把西部地区建成我国与中亚乃至欧洲区域科技合作交流的重点区域、“一带一路”上具有重要影响力与辐射力的科技创新核心区域和技术交换、转移和孵化的重要基地,助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新西部大开发格局的形成。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