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西高校实施“四个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16 16: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需求,统筹高校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通过实施“四大行动计划”,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

  实施“科学研究支撑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作用,出台《广西高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9—2022年)》,指导高校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目标,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工作力度,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重点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以及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等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指导智库聚焦区域治理、文化传承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注重加强高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支持广西大学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指导各研究院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重大、热点、前瞻性问题开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为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实施“能力建设提升行动”,加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建设。联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印发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新农科”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增强农林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广西现代农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优化涉农院校布局,目前,全区有涉农本科高校7所、涉农高等职业学校6所。全区共有3所学校获得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创建单位。加强农业学科建设,支持广西大学甘蔗与制糖产业学院等6个现代产业学院围绕广西优势特色农业领域,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搭建服务乡村振兴平台。将广西大学的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北部湾大学的水产等学科纳入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4年总投入超过2亿元。加强涉农专业建设,目前,全区各高校共设立农学专业22个,其中4个专业获批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4个农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实施“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发挥涉农院校资源优势,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及时跟踪农业区域产业发展,主动对接“现代农业”“智慧农村”“观光农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制定农业人才培养方案,近3年来,全区农学类专业共培养研究生894人、本科生2096人、专科生6575人。启动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近2年来定向培养专业人才386人,毕业后直接回到乡镇生源地工作,有效缓解基层农技人员队伍“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开展高素质农民提升行动,由农业职业院校面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级集体经济领班人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开展乡村振兴相关培训,每年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0人以上。目前,全区已基本建成农民教育培训、农业中高职教育、本科学历教育的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助力行动”,打造乡村振兴的“高校样本”。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引导。南宁师范大学探索创新乡村教师全员培训模式,着力解决传统集中培训模式缺乏持续指导的问题。桂林理工大学围绕帮扶县构建“党建+专家+产业”模式,走出一条高校利用科技、人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广西大学蔗糖与制糖产业学院、河池学院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百色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梧州学院六堡茶研究院等围绕广西优势特色农业,开展“企业+科研院”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搭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平台。各高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水牛克隆和转基因、高抗黑穗病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系)培育中承担多项农业领域科技重大任务,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764488203 2020-11-26 12:53
中国教育报 2020-09-21 15:03
中国教育报 2020-06-08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