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作为西南财大的对口扶贫点,美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交汇处,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有“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之称。如何因地制宜帮助这里的群众摆脱贫困,一直是西南财大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 [ 详细 ]
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在镇康县建立了“木场乡科技小院”,也是学校在国家级贫困县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 [ 详细 ]
2018年1月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应云南省元阳县邀请,发挥中大旅游学科优势,编制《阿者科计划》,派研究生驻村技术援助。 [ 详细 ]
四川大学发挥四个附属医院的优势,最终实现对贫困地区“儿童先心病精准扶贫”救治的全新模式。 [ 详细 ]
由华南理工大学对口帮扶的云县,在2018年9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云南省第一批、临沧市第一个脱贫摘帽县,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帮扶滇西最早实现脱贫摘帽的6个脱贫县之一。 [ 详细 ]
自2012年底以来,中国药科大学紧紧围绕镇坪“巴山药乡”的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推进中药特色产业发展,帮助镇坪县在安康市率先实现高质量脱贫,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与百姓的广泛认可。 [ 详细 ]
自2015年起,厦门大学通过建设“厦门大学康业扶贫产业园”,有力地推动了隆德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蝶变,探索出一条高校开展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 详细 ]
南京农业大学努力探索具有南农—麻江特色的定点扶贫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 详细 ]
电子科技大学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构建“电子信息+教育”扶贫新模式,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强基工程”,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89%。 [ 详细 ]
要想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走上乡村振兴的路,必须激发和培育农村低收入人群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改变人们多年形成的观念和意识,必须从年轻一代入手。 [ 详细 ]
奔涌吧,山大青年!为祖国的脱贫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 详细 ]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促进教育公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于近日启动了“木铎韶华行动计划” [ 详细 ]
扶贫先扶智,为了帮助更多国家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克服不利条件、全力冲刺高考、实现升学梦想,3月12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六校决定联合发起“春霖”抗疫助学行动 [ 详细 ]
大连外国语大学驻村工作队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将扶贫攻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农村实际,切实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详细 ]
作为一所具有军工精神的大学,办学66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时代的发展步伐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同频共振。 [ 详细 ]
<< < 1 2 共 2 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脱贫攻坚 > 典型案例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