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12个典型项目一览,教育部直属高校这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20-10-13 16:59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助力脱贫攻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研究生助力脱贫攻坚,不但为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研究生在实践中也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把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立德树人大课堂”,让青春梦想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一是组建“研究生助力团”。2018年起,学校共计向陕西省合阳县、镇巴县选派研究生助力团成员136名,赴乡镇和县有关部门顶岗科技副镇长或涉农部门副职领导,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助力一线脱贫攻坚。学校采取制定和完善管理办法、列支专项经费、选聘“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建立“研究生助力团科技示范田”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保证研究生助力团顺利开展工作。累计建立研究生助力团示范田14个,帮助引进新品种100余个,推广实用技术60余项,帮助销售农产品600余万元。

  二是选派“研究生支教团”。近5年,学校向合阳县、澄县选派58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农村小学任教,学校对支教团全过程给予支持和关心。成员每人每学年教学工作量接近800课时,累计走访121个行政村、1500余户困境学生家庭,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微心愿”900余个,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爱心家访”“爱心义卖”“彩虹课堂”“逐梦西农”等特色活动。

  三是开展来华留学生“感知中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自2018年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批“全国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基地”以来,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友人的“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听”“观”“询”“品”“谈”五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至今举办活动20余场次,参与活动留学生1000余人次(本校留学生参与800余人次),留学生参与中国扶贫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项目运行4年,累计生产“紫金普洱”茶136000多饼,通过浙江大学师生校友直接众筹1500多万元,并带来间接销售、定制,累计销售近3000万元。截至2020年6月,“紫金普洱”项目带动当地626户茶农脱贫,对景东县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浙江大学计划以品牌引领推动产业升级,深化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茶产业规划与推广,探索多渠道产业发展路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金银花开金银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因地制宜、辨证施治,校地携手共同发展金银花产业,形成了成熟的产业发展经验模式,有效推动陕西省蒲城县脱贫攻坚进程。

  蒲城县地处渭北旱塬,俗称“旱腰带”,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极差,尧山镇闫家村是旱塬中的旱塬,土地贫瘠,严重缺水,庄稼“十种九不收”,是典型的贫困村、“问题村”。2013年学校与蒲城县建立定点扶贫结对帮扶关系以后,学校接续选派3任驻村第一书记,与闫家村党支部班子一道引入并发展金银花产业,通过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综合施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产销对接巩固脱贫成果,扶贫育人实现校地共建共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地方政府+村党支部+村级股份合作社+贫困户”的“五位一体”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

  7年来,学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300万元,引进各类帮扶资金500余万元,直接采购及帮助销售金银花茶100余万元,撬动政府投资1000余万元,闫家村金银花产业迅速发展,有效推动了蒲城县脱贫攻坚进程,2019年5月,蒲城县全县实现脱贫摘帽。如今,蒲城县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全县脱贫攻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发展金银花5万余亩,2020年全县金银花产值达到1.5亿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余万人。闫家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21000元,解决了全村80%贫困户就业问题,并带动周边十几个村的村民就业,吸引待业和外出务工劳动力200余人。全村8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学校与蒲城县携手打造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模式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推广,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浙江大学:撑起茶农“摇钱树”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北端,面积4532平方公里,拥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茶历史悠久。景东县是云南省3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覆盖全县3乡10镇165个村,涉茶农户达4.45万户23.3万人,有茶叶千亩村90个、百亩组506个。茶产业是景东县涉农最多、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地方财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依托。

  浙江大学充分发挥茶学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以茶为媒,依托无量山独特的茶树资源,利用校友资源,优化茶产业链管控,搭建销售平台,架起招商引资桥梁,科技助力景东县发展,将产业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岳飞等专家率领技术团队在景东县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当地茶农、茶企提高茶园管理和制作水平,在茶树养护、采摘保鲜、不落地晾青、手工杀青、石模蒸压和干燥存储等加工环节技术上实现显著突破,成品茶品质大大提升。结合浙大校庆契机,助力茶产品场景式推广。通过“紫金普洱”茶品牌的创建与推广,建立了“校地企”相协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品牌建设与场景式推广相促进的高校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新模式。

电子科技大学:打造智慧大农业模式

  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部,农业人口占比接近70%,属于典型的农业县和国家级贫困县,拥有丰富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有着“杂稻之乡”“思柚之乡”等美誉。然而,缺乏统一规划、没有科学技术、缺少建设资金、产业链条不通、发展理念不新以及连片土地不足等条件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提质提速、百姓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也是造成贫困发生和延续的软肋。

  电子科技大学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帮助岑巩县发展“智慧大农业”。充分发挥学校一流学科优势,提供技术支持,运用“电子信息+”赋能农业生产经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33万元,及时纾解困难;组织专家谋划农业发展;充分调动校友资源,打通产业链梗阻,确保农户增产又增收。

  在实施过程中,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平台建设“数据连接计划”,协调农业发展规划,摸清贫穷“病根”,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找准致富“路子”,精准布局“小步快走”;开展农畜产品“精益生产计划”,开放农业生产数据,提升质量,建立产品“口碑效应”;开展科技兴农“绿水青山计划”,进行绿色农业发展实践,屏除“破坏式”发展,创新脱贫扶贫新路径,推进“保护型”建设,树立现代农业新标准;开展产业链条“上下贯通计划”,共享智慧农业成果;开展科技教育“培干储才计划”,创新农业发展理念。

  学校帮助岑巩县在生产上实现自动化、精准化,营销上形成以消费引导生产的互动机制,管理中建立数据采集与决策分析的综合信息平台。帮助孵化了一批智慧农业项目,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取得了可喜的脱贫致富成效,形成了具有智慧化、信息化特色的扶贫工作“岑巩经验”,更为岑巩县2019年“整县摘帽、精彩出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筑“文化盲道”

  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以来,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成果显著,但是新时代脱贫工作不只在物质经济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围绕“脱贫攻坚”展开文艺创作与公益推广,从文化角度助力精准扶贫、文化扶贫。

  据统计,全国有1700多万视障人士,相当于每100人中就有1人视障。我国视障群体的文盲率高达43%,而在普通中国百姓中,文盲率仅为4.08%。为构筑一条彰显人文关怀、传播文化成果的“文化盲道”,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北京歌华有线、东方嘉影,共同推出“光明影院”项目,旨在为视障人群讲解优秀影片,并通过全国覆盖的公益推广,让视障人群共享电影这一文化成果,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气象,为国家公益事业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自2017年底创立至今,“光明影院”已制作完成208部无障碍电影,并将持续每年制作104部,这意味着,一年52周,每周视障人士能够欣赏两部无障碍电影。2019年6月,“光明影院”项目开始面向全国的覆盖推广。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在全国进行基层调研与推广,同时,与各地政府、残联、盲协、盲校等单位展开合作,探索各地特色文化扶贫模式,形成了以33个省级盲协为纽带,以“五进”模式(进社区、进影院、进图书馆、进盲校、进家庭)并行推广的全国覆盖机制。

  “光明影院”百部工程,组织学生走进盲校、社区及贫困地区,怀揣公益之心,勇担社会之责。这既是对学生进行视听专业教育,也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将情怀教育、公益教育融入教学、植入实践,凭借策划制作有创意、有温度的媒介产品,引领学生牢记历史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参与社会公益,为国家的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兰州大学:陇中“小草大事业”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通称“陇中”,属于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受缺水、土壤养分低等因素影响,种植豆类、荞类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是以“苦甲天下”“十年九旱”而闻名的“三西”地区。历史上过度的农业垦殖,导致森林破坏,草原消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境,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土地弃耕撂荒面积逐年增加。如何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种养传统,探索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发展路子,是精准帮扶的关键。

  针对定西市产业转型的特点,兰州大学充分发挥草学一流学科和院士专家团队优势,精准开展草畜产业咨询服务与技术保障帮扶,形成了“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一体化”的格局。充分调动人才、智力、学科等方面的优势,争取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配套扶持,培育成熟了一批饲草种植加工、畜牧养殖等企业和个体农户。

  定西市按照该市安定区校地合作示范基地饲草种植加工模式和经验在6县1区建立了商品化裹包青贮饲料生产线,发展饲草加工企业29家,发展适度规模牧草种植户10044户,已基本形成北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商品青贮饲草产品和南部高寒阴湿区高端商品草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发展草畜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草畜产业扶贫模式,在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脱贫、修复保护生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模式已在定西市广泛推广,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有效脱贫致富,为占我国国土面积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同类地区生态保护、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闯出新路。

中国药科大学:耕好镇坪几块“田”

  陕西省镇坪县区位独特,地处陕西最南端,位于陕渝鄂三省份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86.4%,中药材资源丰富。自2012年底承担定点帮扶镇坪县脱贫致富任务以来,中国药科大学充分发挥药学特色,紧密围绕镇坪“巴山药乡”的自然资源禀赋,全力推动镇坪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绿色农业,以绿色发展引领镇坪加速实现乡村振兴。

  一是种好党建“责任田”,学校党委履职尽责;基层党组织尽锐出击;挂职干部担当作为。二是种好科技“试验田”,在华坪镇租地15亩建立科技试验田;成立定点扶贫专家库,组织近百位教授、专家开展研究;积极为镇坪培养科技人才。三是种好产业“示范田”,建立“镇坪中药材种植推广中心”,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最大程度降低药农风险。四是种好帮扶“爱心田”,定制农园采用“生态定制+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由各乡镇出资流转土地,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爱心人士以每分地1000元的价格出资认购土地,购买农产品或者服务;贫困户接受雇佣,提供代管代种服务。已形成4个片区基地,1256块田,带动贫困户903户,实现贫困户直接增收120多万元。

  “我在镇坪有块田”项目以“田”为媒,筑巢引凤,把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等发展要素引进来,大力发展中药产业、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推动镇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前,镇坪县已经成为陕西省医药强县,经济增长走在全市前列,2018年率先在安康市脱贫摘帽,2019年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4%,入选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清华大学: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

  2017年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全国高校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在全国不同地区针对性布点,设计改造闲置房屋,与地方政府共建实体工作站,打造公益性、开放性、长效性的服务平台,并面向国内相关高校,组织青年学生驻点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18年,学院发起与地方政府共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目前已与13个省份18个市区县政府签订共建“工作站”协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4处,另有6处即将建成。两年多来,工作站建设稳步推进,共组织121支支队,来自60余所大专院校、50余个专业的超过1400人次师生,前往19个省份34个区县(其中贫困县10个,均已脱贫)开展“工作站”建设与公益实践,在服务当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高校带动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人居环境方面,工作站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与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贫困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提质。产业发展方面,工作站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产业脱贫。组织建设方面,工作站致力于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增进基层组织凝聚力。人才培养方面,工作站依托专家资源,与专业培养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云讲堂、微沙龙等形式,培养在地化三农人才、脱贫能手等。文化传承方面,工作站发挥师生专业特长,关注乡愁,挖掘传承地方文化特色。助力学校定点扶贫方面,专门在清华大学定点扶贫的云南省南涧县设立站点,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建设远程教学点,培训2200余名基层乡村干部等。

重庆大学:“五帮五促” 稳边富民

  重庆大学自2012年起定点扶贫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绿春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其中拉祜族、瑶族两个少数民族属于“直过”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8.8%,其中哈尼族人口占87.7%,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同时,绿春县地处中越边境,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也是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2018年以来,学校结合绿春县“少、边”等基本县情贫情,制定“五帮五促”工作措施,提振边民精气神,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生产发展、民族和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0年5月16日,绿春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6.86%下降至2019年末的1.31%,累计减贫10.61万人。

  一是帮党建促引领,通过在绿春县成立的重庆大学前锋党小组、援建绿春县边疆“153”党建长廊示范创建工程和大兴镇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和技术培训。二是帮文化促志气,通过援建成立重庆大学·白鹇鸟合唱团等,成立重庆大学哈尼古歌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等,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三是帮教育促发展,通过捐赠资金保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设立重庆大学绿春高中复兴班和绿春一中前锋班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四是帮产业促增收,通过帮助加快绿春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步伐,设立重庆大学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等,帮助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效,为绿春县特色农产品进重庆打开市场,使贫困群众增产又增收。五是帮医疗促提升,开展医疗精准帮扶,学校附属医院结对扶持绿春县医疗技术和条件相对落后的医院和卫生所,努力提升当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吉林大学:智慧管家助农民科学养牛羊

  吉林省通榆县是吉林大学定点帮扶地区,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严重的盐碱土壤使得农作物常年歉收,粮食作物产量低。但是草场资源比较充足,光照时间长,草原占地比例位于吉林省首位。林海村由通信工程学院包保帮扶。当地处于重度盐碱地区,粮食作物产量低,但草场资源比较充足,绝大多数村民靠养牛羊维持生计。通信工程系的教授、系党支部书记于银辉团队为这里量身打造“养殖场管家”,在养殖场周边安装无线热释电防盗系统,又为村民设计了一款可以监控养殖场温湿度、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的“养殖场管家”系统,实时监控羊倌清理、巡查圈舍,做到超标报警,云端上传,科学养殖管理。不仅如此,于银辉长期带领团队师生为农民作科学养殖、医学防护等科普知识讲座,自制印发科普宣传手册8种4000册,包含科学养猪、养羊、养牛、种菜、种人参、种木耳、羊布病防疫防治等。

  育养方式科学了,牛羊长得膘肥体壮,一只羊从过去的平均120斤增加到现在的150斤出栏。抓住了防、控、育、肥4个环节,科学的环境监控和管理在林海村已经初见成效,实现了肉羊的迅速增肥,解决了母羊的断崖式断奶问题,减少了羊群布病和皮肤病的患病率,实现了零丢失率。这几年,合作社平均每年增收170万元,为全镇747户贫困户分红,助力他们实现脱贫。

  2020年4月11日,通榆县被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4月1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2019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考核结果,吉林大学获得“好”的评价等级。学校帮助通榆县90个贫困村28650户54407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1.8%降为2019年的0.075%。

华中农业大学:新时代愚公精神指引脱贫路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华中农业大学于2012年11月开始定点扶贫建始县。

  建始县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多年来坚守山村,被誉为新时代“愚公支书”,华农师生深受王光国同志事迹感染和鼓舞,将王光国同志新时代愚公精神内核归纳为“16字”,即“坚定信念、尊重科学、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并将其作为本扶贫项目的指导思想。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愚公精神为指引,不等不靠,敢想敢干,高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体而言,坚定信念是根本,以党建扶贫为统领,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对接融合,筑牢理想信念之根;尊重科学是前提,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坚持尊重科学精准施策;齐心协力是关键,以社会扶贫为支撑,积极争取多方协同,促进文化牵引消费升级;久久为功谋长效,以教育扶贫为基础,培育一批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造就一批乡土能人,输入一批“一懂两爱”人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持之以恒着眼长远。8年间,组织研究生志愿者扶贫接力不间断支教;举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累计培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105名;培训管理、技术人员21400余人次,开展科技服务4900余次。

  学校充分发挥农科教优势,与建始县并肩战斗,促成魔芋、猕猴桃、茶叶、高山蔬菜、马铃薯等过亿元产业5个,扶贫产业发展累计带动116524人脱贫。2019年,建始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9674元、11481元,同比分别增长9%、10%;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29.5%下降至2019年0.35%;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308户,带动比例94.07%。2020年4月,建始县如期脱贫摘帽。

华南理工大学:牵头联合高校齐帮扶

  孔美村位于广东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占地1.8平方公里,共有5825人,其中412人为贫困人口。上世纪90年代,因受不良风气影响,孔美村逐渐沦落为“重点涉毒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无支柱产业,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空心化严重,由于长期受“重点涉毒村”污名影响,村民缺乏发展信心与动力,“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

  自2016年定点帮扶以来,根据孔美村实际发展需要,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优势,牵头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组团帮扶理念,“以党建为引领,基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三擎驱动”,走出了一条既有助于强化和落实自身帮扶责任,又充分发挥各组团兄弟高校优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以基建扶贫为例,华南理工大学派出建筑、设计学科高级人才近百人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派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技能培训等学科专家近50人次;华南理工大学协调各方资金,仅2019年就投入约410万元,累计投入资金超1000万元。完成了村口湿地公园、党建文化长廊、党群服务中心、河堤景观、党群服务中心前太阳能路灯等15个项目。

  组团高校施展组合拳,使得孔美村2019年实现贫困人口清零、贫困村正式出列。短短4年时间,孔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成为集旅游项目与特色农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美丽红色村”,成功地由重点涉毒村转变为美丽红色村和打卡地。孔美村的蝶变,其核心要素是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实现路径则是华南理工大学发挥自身顶层设计优势、牵头组团高校进行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