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减轻教师负担、确保教师为教书育人充分投入精力,是关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师队伍稳定优化的重要问题。
当前,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日益深入,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教师能力与素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角色已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者定位,变得更加多元立体。在教师角色演化过程中,衍生出边界模糊、职责异化、功能过载等诸多问题,显著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
教师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教师角色“边界模糊”和承担任务“超过负荷”两个维度。边界模糊,是指教师的权责边界被过于随意地扩大、延拓,工作空间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社区、社会等诸多场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角色外任务。由于传统文化对教师角色的高道德水平期待,管理部门、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多元化要求,导致教师不得不在教学之余承担交通安全、社区服务、抽调借用、撰写材料等与教学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多重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相互叠加,使教师在“教育专业人士”和“社会事务帮手”间游离,逐渐偏离“教书育人”的专业本职。超过负荷,则是指在教师本职角色内任务不断加重,因竞争过度、期待过高、管理过细等,工作量超出正常范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面对家长的期待、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学校的绩效考核,教师被裹挟到各种“内卷”之中,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状态。高强度工作让教师精力不济、缺乏自主时间,直接制约其专业体验和专业发展。
在笔者看来,程度适宜的教育教学任务是“师之所存”的应有之义,因此,如何界定教师负担,成为破题的前置条件。如果能够科学有效地判定教师负担的合理限度、边界边线,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约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可据此衡量是否要为教师减负以及如何合理减负。
笔者认为,判断的基础在于明确教师的本职角色——教书育人,并据此制定评价标准,对教师负担进行科学测量与动态监测。由于负担感知极具个体主观性,不同教师即使面对相同工作任务,其对负担的感受也可能大相径庭,因而在负担合理性判断标准上需要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以确保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客观因素包括工作任务的性质、时间和体量等物理特征;主观方面,则涉及教师的感知、情绪、心理状态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心理特征。综合主客观因素,建构教师负担监测评估体系,以此作为统筹减负、精准减负的科学依据。
同时,多主体协同共促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回归育人本职,是破解教师减负难题的关键路径。减轻教师负担,既需要社会层面给予教师合理期待,明确教师主责,构建多方协同治理格局;又需要教师从个人层面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积极进行角色调适,有效协调多重角色冲突,形成外部支持减负与教师主动减负的双向良性互动。
为教师减负要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一是引导社会形成合理的教师角色共识。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活动等,引导公众理性、科学看待教育问题,正确认识教师在不同场域中的角色,尊重、理解教师工作,关心教师发展,为其创造安心从教的环境。二是完善制度规约,明确教师角色边界。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要通过制度明确教师权责边界、主体功能、工作时间、工作量等关键要素,确定教师减负必选项,建立教师负担监测系统,采取科学合理的减负措施,并出台相应制度,指导并监督减负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形塑具有支持性的学校文化。学校需合理调适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如均衡教师工作量、配备副班主任、安排科任教师轮流值班等,并进一步减少繁文缛节,形成整体性协同减负体系,为教师提供稳定性、支持性的育人环境。
为教师减负要激发其自身的“内部动力源”。减轻教师负担不仅要借助外界力量,更需要教师着眼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心理状态及专业能力,有意识地提升专业能力、适应能力,从内部激发工作动力与发展活力。一是重塑自我角色认知。引导教师认识到自己既是承担教育教学职业责任的专业人士,又是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的公职人员。教师要厘清不同角色的权责,正视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正确应对角色间的实时转换,形成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提升角色胜任能力。要尊重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保障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用于自主学习、专业发展和总结反思,通过分类别、分阶段、分岗位的精准化培训,助推教师在“再专业化”中与时俱进、持续成长,让教师在学习、研究、创新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永葆专业成长信心与能力。三是积累积极心理资源。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等心理素质,是教师应对日常挑战、保持职业热情、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可通过心理干预与疏导、合作与信任关系建立等,促进教师提升心理弹性和抗压能力,弱化压力感知,形成应对压力的积极态度和疏解方式,实现自身可持续成长。
(作者:张姝、朱艳,分别系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