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陈志文谈国际化教育:拿来的前提是全面深刻的理解 而不是抄作业
2020-09-26 16:41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正式印发,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作了重点部署,为国际教育指明发展方向。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我国中小学校长应深入思考的问题。9月26日,清华附中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的“中西融合,迎接未来——新时代校长领导力高峰论坛”在清澜山学校举行,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汇聚一堂,共话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会上,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以《国际化教育挑战与思考》为题作主题报告。
  陈志文提出,疫情爆发前,出国留学增长颓势就已经很明显,即将见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山顶的拐点提前到来,让梯字型曲线改为三角形曲线,出现了明显拐点。造成出国留学增长乏力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伴随中国的发展,00后留学意愿开始下降,留学镀金价值越来越小,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生源持续下降的危机等等。
  他强调,尤其在目前这种特殊背景下,很多人改变或动摇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国内的国际化教育已成为一个主要需求,如部分新型中外合作办学已开始改变中国高校的格局。陈志文认为,教育上尤其国际化教育必然形成国内大循环,相关的政策在推进,大家也在积极地建言献策来办好国际化教育,这不仅是教育需求,从国家人才培养的角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陈志文同时提出,教育的国际化,或者说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还面临艰巨挑战,包括课程与教师本地化、中国化,政策法规与意识形态的挑战,如影随形的功利化挑战以及对西方教育的标签化、简单化理解等等。他强调,拿来的前提是全面深刻的理解,是理解精髓,理念,结合自己的文化、体质,融合落实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而不是抄作业。西方教育有很多优势优点,要放在文化与制度的体系下,才能深刻理解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适用性与匹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前提。
  “如果说未来还是中国的机会,那么做好自己,在中国芯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最后形成中国经验,中国模式”!陈志文表示,在全球化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教育有着文化沟通载体和桥梁的重要作用,当我们足够熟知了解别人,才不会发生误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强化国际化,要继续坚定地把我们的国际化教育做好,造福中国的同时造福全世界、全人类。
  陈志文特别强调,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留学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出国留学弊远远大于利,需要高度警惕,谨慎选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10-25 10:29
签约0.png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15 19:38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9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