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张大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设计教育
2020-07-02 10:36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体系在各种制度、体制、机制的不断蜕变中正呈现新的面貌,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近14亿人民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我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我国的科技创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新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国正在朝着经济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等强国建设目标迈进。在经济领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经济发展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加快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教育领域,已全面开启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正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重大部署。聚焦高等教育,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 833万人,毛入学率达48.1%,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更加多样,对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的期盼更为强烈,这些都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同时,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挑战。众所周知,我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新征程,知识和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翘首可期,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越来越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迫切要求高校主动适应、支撑服务、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信息科技革命为先导,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以新能源科技为动力,以空间科技为外延,以生命科技为战略重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全方位的科技革命,影响重大而深远,有的影响甚至具有颠覆性,迫切要求高校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加之高等教育的对象群体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在进校的大学生大多是21世纪出生的,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认知范式和交际行为都发生了变化,迫切要求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

  二、设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决定设计的未来

  设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密不可分,通俗来讲,设计就是通过创新思维把设想转化为实施的计划。设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设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设计改善了人们得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设计给人们带来崭新的生活方式。设计无处不在,事事都有设计。回望“大国重器、大国利器”的中国制造和伟大创造,从“两弹一星”到南水北调工程,从高能物理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到世界领先的高铁路网,从神舟飞天、蛟龙潜海、到天眼观宇,从北京大兴机场通航到港珠澳大桥通车,都有优秀设计人才付出的汗水心血、做出的重要贡献。作为培养未来设计人才的设计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设计教育不可或缺、无法替代。今天设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决定未来设计人才的素质和贡献,决定设计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设计教育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设计类专业授予艺术学或工学学位。据2019年统计,我国有922所高校设置了设计类专业。目前各专业都面临着如何推进设计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对接需求、更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等一系列研究和实践课题。如南京艺术学院何晓佑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正在围绕“创新设计理论研究”“设计基础问题研究”“人类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研究”等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正在以设计的视角,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推进中国设计教育的升级与突破;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重点产业的创新设计能力;用中国设计的先进性姿态构建全球设计领域的“社会关系”,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国际视野的卓越设计人才、为人类高品质生活贡献中国的智慧。

  三、推进设计教育改革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设计教育

  新时代对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肩负起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时代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设计教育;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围绕设计教育的使命任务和改革发展面临的难题,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主动对接需求,增强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设计人才;要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学生奖助体系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注入红色基因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师。

  (二)要树立“大设计教育”新理念,培养未来卓越设计师

  设计教育具有“设计”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当代设计与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生态交叉融合和协调建构的趋势凸显,时代呼唤新型设计人才。为此,我们要树立大设计教育观和大设计素质观,进一步优化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综合交叉的设计知识、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系统整体的设计思维、立体多维的设计能力、科学人文的设计精神,不断提高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设计人才培养规律,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设计专业教育于一体,融学术、技术、艺术于一体,融研究、创作、创意实践于一体,融设计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体系。要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完善以课程和教材为重点的教学体系,打造卓越的、有灵魂的、有温度的设计类专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扩大知识面;加强实践教学,增长见识和胆识,提升设计思维、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三)要加强一流设计学科专业建设

  强化以设计创作为核心,突出代表性、原创性成果的创作、研究、育人并重的设计学科内涵式发展理念,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着力建设高水平设计学科群。要坚持以特色一流为目标,汇聚优质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教育与创作国家队,培养一流设计人才,产出一流设计成果,着力建构中国设计教育自主创新体系。要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完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导向、资源保障和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要积极探索变革育人过程,运用新技术,重塑育人场景,开设一批交叉学科研讨类的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提升学生跨学科、跨文化的创新能力。

  (四)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载体,完善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着力建设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推进优质课程资源校际共建共享,不断优化课程类型结构,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加大公共选修课供给,推进设计学跨专业融合,强化学科间的跨界学习。要推动设计学科交叉融通、跨界整合,促进校际互动融通与跨界实践,以宽厚强力的设计创作支撑内涵饱满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要通过深入生活、服务社会来激发设计灵感,通过设计创作实践,弘扬“如哲人般思考、像工匠般劳作”的哲匠精神;通过设计大赛,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创新。要进一步健全考试招生制度体系,推行普通高考平行志愿与学校艺考生的双规制招生方式,探索艺科、工科、文科三科类学生混合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教学质量日常管理、内控和动态监测,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五)要全方位深化教学改革创新

  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推进融合式教学,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广泛开展参与式教学、交替式教学,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实习密切结合起来、交替进行,促进学生及时掌握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实践能力。要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大课程整合力度,积极运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训练,把学术研究、设计创意与创作成果作为学业评价重要内容,确立“博士生7∶3、硕士生6∶4、本科生5∶5”的学位论文与设计创作的考核比例。要坚持“读、写、议、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交流、多实践、多创作。要营造智慧教学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交互式设计,探索“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和设计”,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设计教育先进性、引领性和竞争力、影响力。

  (六)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设计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进一步拓宽办学视野,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设计创意-设计创新-设计创造-设计创业”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资源与要素相聚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设计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把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训练。要紧密对接经济带、产业链,大力推进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双创教育,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一批多层次、多领域的校企合作育人联盟,促进校企间合作育人、合作发展。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建设一批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设计教育实践基地或创新训练中心,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设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引进集聚创新创业优秀导师,开设就业创业相关指导课程,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造就源源不新、敢闯会创的创新创业生力军。

  (七)要做好办学基础性工作和评价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实施跨学科教师互聘,以一流设计师和一流教师的要求,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设计师”队伍,推动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促进教师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人文之美、以红色革命文化彰显信仰之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时代之美,以美的活动塑造师生美好心灵。以文化自信筑基、以主题创作强筋、以精品展览冶心,以美的课堂传承美育精神。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按规律、规格、规范、规矩办学治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突出立德树人成效的院系工作评价体系、突出教书育人成效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呈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

  (八)要坚持现代性、民族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深化与国际一流院校、一流设计学科的实质性合作交流,吸纳全球创新设计资源,构建世界一流设计专业学术共同体,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吸引全球优秀设计师、设计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拓展师生国际研修渠道,探索智慧设计,释放服务贡献新能量,推动中国智造平台建设,扩大设计教育国际伙伴圈和影响力。要吸纳更多社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完善培养方案、构建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研发实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组建教学团队、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把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形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巨大合力。要坚持把社会服务、就业创业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学有效组织运行模式,全方位利用好校外实践教学资源。要充分调动企业等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构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资源的持续有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要推进多层次、全方位与地方战略合作,加强“文创-设计-制造一体化”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设计成果转化应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高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教育-产业-管理整体创新、设计-科技-生活高度融合的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设计教育体系,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举措落实新要求,以新路径实现新跨越,不断提升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9-08 11:1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5-26 14:3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1-12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