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时评|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当争先
2024-03-06 12:05
中国教育报
作者: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转化、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任务、关键环节、根本支撑。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民智之本和创造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在一体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使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展现使命担当,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系统性思维。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是系统性思维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如今科技变革、产业更新,每个链条上都需要不同层次类型的专业人才支撑。这也意味着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绝不只是几所“龙头”大学的事情,而要激发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活力与动力。不同类型高校都应当自觉勇担使命,明晰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型大学应更加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需求,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国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而研究型大学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尤其需要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原始创新和探索。要进一步破除“五唯”对科研人员的制度掣肘,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更多师生能够获得更加足够的创新动力和时间,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乃至实现颠覆性创新。而要实现颠覆性创新,尤其需要推动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研究型大学迫切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学科发展思维,建立更多更高水平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打破学科壁垒,吸引不同学科的优秀学者和团队共同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共同推动颠覆性创新成果的产生。

  行业性高校应强化行业特色,聚焦关键领域集中力量进行突破。我国有大量行业性高校,这些高校往往与所属主体行业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和很强的资源黏性,也历经了多次转制改革,如何更好地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是这类高校长期探索的关键课题。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思维下,尤其要重视这类行业性高校的升级发展以及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如何充分发挥其自身在行业领域的专业优势和特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乃是其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定位。这类高校要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挖掘创新潜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且,针对不同行业性高校,评价体系应突出其行业特色和贡献,通过设立与行业相关的评价指标,鼓励这类高校结合行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实现差异性发展,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赋能助力。

  应用型高校应深化科产教融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很多这类高校也已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这类高校往往在基础研究上难以匹敌研究型大学,在行业资源上也不是单一依赖某一行业,但其在扎根区域、下沉市场、对接需求、服务大众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因此,应用型高校要更加积极加强与区域主要产业界合作,以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将科研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中,同时也获得产业界的支持和资源,共同推动应用型创新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引进企业技术和人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急企业所需,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和保障,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

  总体而言,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都应该勇担使命、各显神通。都需要注重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加强与产业和社会的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以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引擎,也有利于高校分类发展目标更加清晰,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更能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钟曜平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06日第1版 版名:要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