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历史、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自然风光旖旎的四川省凉山州,一直难以摆脱贫困的阴影。目前,凉山州仍有7个深度贫困县尚未脱贫摘帽,喜德县是其中之一。
“完成今年教育脱贫任务,我们有信心。”喜德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车波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喜德教育实现了“修得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文明的是师生”等变化。另一方面,让孩子“义务教育有保障”,让彝族家庭圆“大学梦”,正在成为现实。
打通“语言关”,链接外界有了更多可能
“上过幼儿园,过了语言关的孩子,来到小学,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与以前相比状态截然不同。”喜德县尼波镇中心小学教师勒尔瓦则从教27年,在他看来,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加大、彝族孩子普遍上幼儿园,小学的教学难度大幅下降,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好转。
而在以前,彝族孩子的语言关,是一个大难题。
“即使能听懂,也不会说,上课回答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喜德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基教股股长苦乐华以他自己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小时候,苦乐华没有上过幼儿园,家里人也都是用彝语交流,几乎没有汉语基础,小学五年级从乡里转到县城念书,不会用普通话流畅交流、不自信的状态伴随他很长时间。
近年来,随着“一村一幼”计划的实施,民族地区农村孩子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切实发挥普通话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目前,喜德县共有181所(个)幼教园(点),“学前学会普通话”覆盖所有幼儿园和幼教点,惠及幼儿近1.3万人。
在车波看来,正是在前期园(点)布局基础上,“学前学会普通话”让孩子们能从小接受汉语学习,以后他们认识外面的世界就不再被语言阻碍。
为确保幼教辅导员队伍素质,严把入口关,喜德县设立了严格的入口标准,幼教辅导员必须具备全日制中师以上师范类学历,且具备教师资格。招来的教师,至少保证每人每年都要参加业务培训。
2019年底,第三方机构赴喜德县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抽查评估,合格率100%。“现在孩子见到老师会问好了,书写规范了许多,上课也不会坐不住。”勒尔瓦则说。
精准施策,辍学孩子劝得返、留得住
每到放长假,凉山州一些学校和教师就紧张,因为总有几个孩子会跑出去打工。喜德县光明镇马厂村初中生小李(化名)就在暑假去广州打工了。
“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为了摆脱穷根,压实责任,不怕自己揭丑。”车波说,控辍保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喜德县严格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机制。
面对控辍保学的严峻任务,喜德县层层建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片、相关单位和教体科局干部包校,以及乡镇(村)、家长和帮扶责任人包村、包户的“双线八包”工作机制,教育、公安、民政、司法、食药监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每年开学前由乡政府牵头摸清辖区内本地户籍和常住适龄儿童少年底数和入学情况。
了解小李的情况后,光明镇政府、村组干部和辖区学校通过电话、走访形式劝说小李,并提供往返机票动员其返校。小李最终被打动说服,返回喜德县民族中学,参加集中编班教育。
大量适龄学生被成功劝返,喜德县又面临一项难题:校舍跟不上教育的变化。为此,喜德县先后投入7.49亿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结合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县城,开启新的项目建设和化解大班额;在乡镇,整合资源合并学校,调整布局。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喜德县全县54所中小学均接入互联网,全面实现互联网络“校校通”,充分整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今年,喜德县启动教育信息化二期建设,准备为各中小学建设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网络阅卷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项目。
同时,为解决劝返复学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中途再次辍学”问题,喜德县教体科局以德育为抓手,组织集中编班全体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还探索补偿教育、单独编班、“集中编班+校外实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努力为凉山州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路径。
“通过这些举措,就是想让凉山州的每一个孩子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车波说。
畅通求学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现在用水方便了。”喜德县尼波镇尼波村村民阿西伍尼将水龙头一打开,自来水哗哗哗地流进水池。
阿西伍尼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资助、扶贫干部帮扶,他家养猪、马和牛,再加上村集体经济分红、土地流转费,早已实现了脱贫。
如今,最让他骄傲的,还是几个孩子都在上学,其中,老二在上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四川省档案学校。“以后他们的日子肯定比我们更好了嘛。”想着自家孩子以后再也不会如上一代窝在村里,阿西伍尼喜不自禁。
这与尼波村驻村第一书记克日古尔的帮助分不开。2016年,喜德县教育系统派克日古尔到尼波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和扶贫队队员时常走村入户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
身为县教育考试中心主任的克日古尔熟知教育政策,宣讲最多的还是教育资助政策。中职招生什么时候举行,大中专学校有哪些资助政策,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有哪些学校可以报,每到一户有学生的家庭,克日古尔都要告知。
听了克日古尔介绍的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到内地读中职学校,自己不交一分钱,还领补贴,来回交通费都可以报销,阿西伍尼和他家老二便毫不犹豫选择继续读书。
在扶贫队的宣讲、督促和协助下,尼波村276名适龄学生没有一人辍学,村里孩子上中高职和大中专学校的人数也一年比一年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好方式,村民愈来愈认识到坚持读书的好处,尼波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带着记者走村入户,克日古尔边走边说,他正在帮一户贫困户子女向高职学校申请,争取减免学费。
因为扶贫和教育资助政策,尼波村很多孩子圆了上学梦。而放眼整个喜德县,则是更多孩子的命运正在改变。
据统计,2019年喜德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资助建档立卡享受普惠性政策外仍然困难的学生共计1637人,从学前到高中各阶段根据学生家庭困难程度和学校缴费情况每人补助400元至1000元不等,兑付资助资金92.75万元。2384名学生顺利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总额1399.27万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