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七大学部全部上线!中山大学推动学部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3-03-29 13:59
中山大学
作者:

  3月28日,中山大学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五个学部的成立暨学部负责人聘任仪式。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高松院士,陈小明院士,郭烈锦院士,副校长刘济科,副校长谢湜,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萌,五个学部组成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谢湜副校长主持。

  人文学部

  学校经研究决定:聘任陈少明为人文学部主任,聘任陈伟武、曹家启、吴重庆、常晨光为人文学部副主任。

  人文学部由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博雅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历史学系(珠海)、哲学系(珠海)、国际翻译学院等10个院系组成,涵盖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等6个一级学科。

  社会科学学部

  学校经研究决定:聘任肖滨为社会科学学部主任,聘任张应强、李辉、高定国为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

  社会科学学部由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学系、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体育部、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等10个院系单位组成,涵盖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政治学、公共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心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资源管理等11个一级学科及体育学二级学科。

  理学部

  学校经研究决定:聘任王雪华为理学部主任、聘任朱熹平、陈小明、王岳军、储诚进为理学部副主任。

  理学部由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数学学院(珠海)、物理与天文学院、理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生态学院、农学院等13个学院组成,涵盖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生态学、植物保护、作物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14个一级学科。

  工学部

  学校经研究决定:聘任郭烈锦院士为工学部主任,聘任王复明院士、杨国伟为工学部副主任。

  工学部由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材料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先进能源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等14个学院组成,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核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城乡规划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等17个一级学科。

  信息学部

  学校经研究决定:聘任邓少芝为信息学部主任、聘任陈曾平、操晓春等为信息学部副主任。

  信息学部由计算机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8个学院组成,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7个一级学科。

  高松校长表示,近年来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如何将学校近70个院系,特别是相近学科的院系有机融汇起来,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新时期中山大学完善大学学术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

  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中山大学七个学部已全部完成组建,这是学校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改革举措。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为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学部制改革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所谓“学部制”,是指将各院系按照学科门类或学科群归类合并,在高等学校内部学校和院系两个层次之间增加的一级学术性组织或行政管理结构。学部的创建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学校简政放权,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把握全局。

  2022年11月,中山大学成立首个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聘任李善民为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王帆和保继刚为副主任,该学部成立标志着该校学部制改革正式启动。

  2022年12月,中山大学医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聘任宋尔卫院士为医学部主任,匡铭、张琪、林天歆为医学部副主任。

  2023年3月,5大学部成立。至此,中山大学7大学部全部上线,推动学部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