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印发了《西文科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该规划是西北工业大学加快推进学校文科建设发展,充分发挥文科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作用,实现文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
坚定信心,把握机遇,科学谋划
——文科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工理文医”协调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学校成立文科建设工作小组,统筹文科建设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发展,推动文科快速发展。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文科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党委书记张炜、校长汪劲松亲自部署,成立规划编制工作专班。由党委副书记陈建有、副校长宋保维负责,发展规划处牵头组织,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托相关文科学院、机构,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以推动文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着力点,做好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陈建有副书记带队先后赴多所国内“双一流”高校进行实地调研,线上调研30余所国内外一流高校,开展规划问卷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国内外高校文科机构设置调研报告》《文科建设与发展专题调研报告》等。先后召开30余场文科机构领导、教授、青年教师座谈会、工科教授谈文科发展座谈会、相关职能部门研讨会和编制工作推进会,重点围绕文科机构和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等五大建设任务,展开调研和研讨。在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十三五”期间文科建设成效与经验,对照国内外一流文科建设水平,寻找差距不足,明确重点发力方向,形成了规划初稿,经过多轮的迭代完善,最终形成《西北工业大学文科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
戮力同心奋楫笃行初见成效
——文科建设发展“十三五”成绩
“十三五”期间,学校通过对文科布局调整和政策倾斜支持等,文科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智库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文科学院和机构为西部建设、关键行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同时在学生价值引领、综合素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培养改革取得新成效。文科建设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思政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文科专业建设全面进步,课程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突出,初步建成了“四位一体”的美育育人体系,确定了“421X”体育标准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文科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专任教师规模稳中有增,引才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文科类专任教师4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30余人,“十三五”期间博士化率提高了18.7%,各类人才成长迅速,质量持续改善。现有国家级人才12人次,省部级人才14人次。
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文科坚持以“强特色,入主流”为发展理念,努力提升文科整体学科水平。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
科学研究开启新局面。文科研究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成果产出不断显现,科学研究水平逐步提升,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取得突破,省部级以上项目数量稳步提升,学术成果数量增长显著,成果获奖数量大幅提升。学校在军民协同创新研究、产业经济、“一带一路”研究方向具有明显优势,这些方向的研究基础已经形成。
社会服务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新型智库网络,依托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围绕“重点舆情”“军民协同创新研究”“无人系统”等方向,新增省部级以上新型智库15个。教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100余篇理论文章,进一步扩大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影响力。
国际交流合作呈现新态势。“十三五”期间文科国际合作交流意识进一步增强,国际合作平台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网络进一步拓宽,教师、学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人数大幅度提升。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区域的交流和研究,成立了“一带一路”跨文化研究所、“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丰富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
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文科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介绍
《规划》指出与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新时代学校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相适应,根据西北工业大学文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文科建设发展分目标分3个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2021-2025年),通过“十四五”建设,文科特色进一步鲜明,建立起“一体两翼”的文科发展布局,大文科布局更加合理,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强特色、入主流,部分优势学科实现重点突破,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
持续提高阶段(2026-2035年),在“十四五”建设基础上,再通过10年的持续建设,形成工大特色鲜明的文科体系,学科布局合理,学科实力整体增强,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全国前列,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
冲击一流阶段(2036-2050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与学校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相适应的文科体系,文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各学科实力整体处于全国前列,部分优势学科稳定在第一方阵。
“十四五”期间紧密围绕发展目标,《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实施“文美计划”,围绕国家级人才、中青年梯队、新兴交叉学科、一级博士点数量、智库基地平台、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核心指标,实现新的突破:
实施文美通识计划,重点提升全校学生综合素养,5年建设6个体系,100门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
实施文美交叉计划,重点实现交叉融合领域突破,形成交叉学科方向,做强智库平台基地,创办人文与科学对话论坛;
实施文美人才计划,重点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支持引进文科高端人才,重点培育有潜力的青年领军人才;
实施文美成果计划,重点培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实施5大建设任务,22条战略举措:
(一)加强顶层规划布局,优化文科机构及学科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发展,推进文科学院“院办校”综合改革或专项改革,建立适合文科发展的考评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学院内部资源配置,激发办学活力;形成“一体两翼”学科布局,集中发力重点突破,进行重点建设、重点培育、重点突破,分阶段、分梯度、分重点加强文科建设与发展。拓展文科学院和机构发展新内涵,论证成立商学院,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二)加快引育领军人才,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升引才质量和成效,重点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构建文科人才图谱,精准布点“文科特区”;.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促进人才快速发展,在“翱翔人才计划”中单设指标、单独评审,为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引导和支持;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促进文科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7.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推进多支队伍快速发展。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体育、美育教师队伍。
(三)发挥文科育人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工大特色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品牌;构建具有“三航”特色的6个系列100门通识教育课程。优化创新,形成工大风格的美育、体育体系;推动“南山艺堂”等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发挥文科育人功能。搭建“文美人文与科学对话论坛”等育人平台,拓宽育人渠道。
(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提高文科科研实力。加强顶层设计,凝练特色方向,持续发力,提升西北工业大学文科的影响力和彰显度。面向西部、面向国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扩大成果转化渠道,强化转化效果,充分依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智库平台基地,转化为资政建言报告,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服务。深化有组织的科研,促进学术骨干快速成长,打造文科青年创新团队,实施项目奖项后激励专项,师精品、文科学术丛书出版专项,强化期刊等学术平台建设。重点打造生态文明、无人系统、军民协同创新研究、三航战略研究等10“国家10高层次智库平台。
(五)深入参与全球合作,提升文科国际化水平。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合作交流与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合作,优化文科国际交流与合作布局;加速推进文科领域成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丰富文科国际化人才培养资源;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高水平全英文课程体系,推动文科国际教育提质增效;服务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加强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建设,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规划》进一步强调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十四五”时期文科发展以学科群建设为主导路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牵引,以管理学科群、交叉学科群为两翼,以外国语言文学等人文学科(群)等为突破口,以无人系统、军民协同创新研究、低碳科技与管理、生态文明、计算语言学等新型重点智库、基地为助推器,带动学校文科整体发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