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电子科技大学与绵阳市中心医院在清水河校区举行签约仪式,绵阳市中心医院正式加盟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未来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更好建设高水平医学学科,推动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至此,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等省内四家三甲医院,形成多方共建、特色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医学院共建模式和路径,开创医校合作新局面。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亚非、校长曾勇,副校长熊彩东、胡皓全、胡俊,绵阳市副市长蒋丽英、卫健委副主任李晓林,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鲜于剑波、院长蒋涛、原党委书记王东,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欧力生,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医学院副院长吴建林,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林永红、院长张孝轩,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医学院领导班子出席签约仪式。胡俊和蒋涛代表双方在共建协议上签字。杨正林主持签约仪式。
王亚非表示,本次签约将为学校建设高水平一流医学院提供有力支撑,对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具有战略意义。他表示,医学院实现更好发展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开放、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要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对标世界一流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建设,科学规划学科发展;要通过团队作战形成发展合力,满足医学学科高端人才发展需要,实现附属医院差异化发展;要聚焦需求,聚集资源、吸引人才,共建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对接国家重大需要;要营造良好医学科学研究氛围,扎实推进学术研究,实现丰富临床经验与临床医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曾勇表示,绵阳市中心医院是绵阳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也是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电子科大自2013年成立医学院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推动医工交叉、发展信息医学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科学谋划、锐意进取。绵阳市中心医院的加入,将进一步拓展电子科技大学医学教学资源和科研实力,促进医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电子科技大学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学校将积极思考,主动作为,既突出每所附属医院的医疗特色和科研强项,实现差异化发展,又找准各自优势学科的契合点,开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新局面。
蒋丽英表示,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与跻身“双一流”A类高校的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对于绵阳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她对学校在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学科渗透和融合方面做出的努力予以赞赏,希望电子科大和各附属医院不断深化合作,将绵阳独有的科技城优势与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优势相衔接,开展跨学科研究,形成校地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态势,进一步促进各方共同发展。
鲜于剑波和蒋涛代表绵阳市中心医院感谢电子科技大学和绵阳市给予的支持和厚爱,并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他们表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约是绵阳市中心医院发展历程中的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医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希望未来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和医学院的集聚引领作用和科研、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绵阳市中心医院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医、教、研等综合能力提升,助力医院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学校各附属医院负责人介绍了电子科大及医学院对各自事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推动,纷纷欢迎绵阳市中心医院加入电子科大医学院大家庭,希望各方共建共享,携手推动医学院和各医院自身更好发展。欧力生表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加强医学和新兴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和人才引进、思想理念的交流合作等方面力求突破,积极推动四家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吴建林表示,四川省肿瘤医院在学校和医学院帮助下,积极探索交叉学科建设,构建了高水平、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科研工作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为医院今后一个时期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绵阳市中心医院的加入必将开创多方合作共赢,促进医学新技术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林永红表示,学校和医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多方面提供了支持与帮助,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在多个特色专科上有了新突破,期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和附属医院大家庭一起携手推动医学院事业取得更好发展。
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医学院发展进行了探讨。大家认为,医学学科的发展关系到人民幸福,电子科技大学要发挥自身特色,努力推动医学学科建设,探索电子信息与医学交叉发展的学科建设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各附属医院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促进医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链接:
绵阳市中心医院是一所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四川省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有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省、市级“科技拔尖人才”及高科技人才100余人,博士、硕士400余人。医院有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乙级重点学科3个、四川省二级生物实验室1个、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18个。在微创、介入、肿瘤综合治疗等多领域居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