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京大学:高水平建设校外产学研平台 助力南大高质量提升
2020-04-09 11:59
南京大学
作者:

  在2020年1月9日召开的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胡金波书记做了题为《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为建设‘第一个南大’而接续奋斗》的党代会报告,为接续建设“第一个南大”、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绘就了蓝图,为全体南大人凝心聚力、再攀高峰筑牢了思想根基、强化了理论武装。

  报告指出,建设“第一个南大”、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提升社会服务的高质量,贡献于国家治理,论文要更多地写在中国大地、江苏大地上,创新业绩要更多地转化为中国创造。报告明确将“融入国家战略,做好社会服务”作为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要大力推动与国家、省市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覆盖全省的政产学研平台和技术转移分中心为支撑,更好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作为一名致力于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探索者和践行者,在近二十年的科研、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将国家需求放在首位,从扎根江苏化工园区污染防治,到牵头国家重大水专项淮河项目服务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我带领团队始终坚守在生态环境保护一线。从促进产学研融合、创建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到响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筹建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我带领团队积极融入国家、地方重大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切实推动科技成果服务社会。深刻学习了本次党代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以高水平建设校外政产学研平台为抓手,助力南大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提升的信念。

  校外政产学研平台作为学校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能够成为建设“第一个南大”、助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首先,校外平台是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校外平台植根地方,地处产业前沿、创新源头,搭建了学校与产业联系的桥梁,是学校研发成果的集散地、二次开发的加工场,是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同时,校外平台资源可以成为申报与完成重大课题的重要依靠力量,有助于提升学校综合研发实力。我团队承担的国家重大水专项淮河项目体量大、难度高,在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强有力的支持下,才得以出色地完成了项目任务,有效支撑了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得到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其次,校外平台是培育“双创”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外平台拓宽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理想基地,是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团队建设校外平台十多年来,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助力了一批青年教师成长,接纳上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到平台实践,吸收了百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平台就业,其中南大毕业生约占五分之一。这些南大学子有的成为研发骨干,有的成为部门主管,还有的成长为衍生企业负责人,创造了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南大争了光、添了彩。再者,校外平台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校外平台扎根地方,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求,是学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建院近十年来,以科技研发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服务地方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孵化科技型企业十余家,已经为国内十家化工园区的600余家企业提供了环保科技服务,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成为了南大服务社会的一块招牌。

  在创建“第一个南大”迈出新步伐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更高水平地引领校外平台建设和发展,为“第一个南大”建设贡献更强有力的支持。

  一、高水平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科技平台,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的建设得到了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和江苏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南大“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创新载体。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正在联合30余家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优势环保力量,申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计划到2022年,通过技术攻关、工程示范、产业孵化与人才培养,初步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尺度流域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规划建设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将有力提升南大科研水平,为探索科技创新领域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集成攻关的南大方案贡献重要经验。

  二、高质量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南大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为代表的校外平台,将采用“双选择、双导师、双课堂、双身份、双考核、双资助”的创新“六双”联合培养模式,与学校开展高质量研究生联合培养,助力培育时代新人。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校外产学研平台的带头人,要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就是要一以贯之地开展以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坚持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就是要更高水平地建设校外平台,推动人才-学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南大高质量提升。迈向新的历史时期,拥抱新的发展机遇,每一位校外平台的南大人都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建设“第一个南大”努力奋斗!(环境学院副院长 李爱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09 10:37
河南省教育厅 2022-04-27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