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河南:到2025年,"双一流"建设高校达到60%以上
2022-04-27 11:30
河南省教育厅
作者:

  4月26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达到60%以上,“双一流”创建高校达到50%以上。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加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工作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举措。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加快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根据“四新”建设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为手段,以体系重构和政策推动为保障,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改革创新,培养一大批把科研做到中原大地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性教与学的改革,建立健全研究性教学机制与保障,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生态,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到2025年,研究生毕业前要全员参与科研项目、研发项目等科研创新实践;本科生毕业前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比例显著提升,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达到60%以上,“双一流”创建高校达到50%以上,“双特”建设高校(“双一流”创建高校除外)达到40%以上,应用型本科高校达到30%左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把科学研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坚持需求引领。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我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支撑服务引领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教学范式变革,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突破。

  (四)坚持学生中心。根据学生意愿、兴趣、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完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态,实现师生共创科研成果。

  (五)坚持分类指导。依据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类别特点,围绕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等不同科研创新能力要求,分类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厚植学科研究基础。全面扎实的学科研究基础是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要将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打破专业壁垒,拓宽学生科学和知识视野,使学生系统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多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二)培养科研创新方法。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是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步。要强化科研伦理教育,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培养学生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论文整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以及规范操作实验仪器的基础素质,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三)融入科研项目团队。科研项目是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整合学校的科研项目、研发课题等,构建分学科专业研究性教学项目库,把学生纳入科学研究团队,使学生尽早接触实践真问题,参与科研真课题,在导师(组)带领下攻坚克难,提高能力。

  (四)开展科研实践训练。实践平台是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行业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等实践平台,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要引导学生进实验室、进研发中心,深入工程一线、科研一线,开展科研创新实践锻炼,把科研创新实践有机嵌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各方面。

  (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体验,推动发现学习、深度学习和团队学习等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考、阅读、写作和创新等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四、推进措施

  (一)树立研究性教育理念。要深入开展研究性教育理念学习讨论和交流展示活动,深刻领会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广研究性教学方法,营造研究性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探索研究性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动学科建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建立跨学院(部)、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要按照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和理念,完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以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培养为主,增加研究性学习项目;高年级学生以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分层次、分类别、大面积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企业研发活动等科研创新实践,探索设立科研学分,重构研究性教学体系,遴选一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三)提升研究性教学能力。要强化教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培训,引导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推动教师把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和考核中设置研究性学习内容。开展全省高等学校教师研究性教学创新大赛,选树一批研究性教学名师。支持教师到行业企业、研发中心等挂职锻炼,建立高校与研发中心、行业企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建设高水平研究性教学教师队伍。强化以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实现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四)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要大力推动科教融合,支持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开展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要开展基于问题导向的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要吸纳学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等,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参与研究、学会团队协作。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才成长新需要等。开展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建设,评选一批省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五)开展研发性实践教学。要注重以科研带教学、促教学,让学生更多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和社会课堂,参与到研发活动中,以科研式教育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教师的科研项目、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研发中心的研发项目为依托,设立实验开放项目,设置科研助理、实验助理等岗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把实验室开放情况纳入相关单位和教师业绩考核。要将导师科研、企业研发等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做到真题真做,实施校企、校研协同式实践教学模式,遴选一批优秀毕业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六)重塑科技性第二课堂。要建立和扩展面向学生的科研与创新创业项目体系,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层次分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合科研训练课程、项目、活动、学科等为一体的学生科研与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将学生各级各类研究性、创新性第二课堂参与度和成果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指标。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选派学生到国(境)外进行短期的学习、培训和实习。分类分层次举办全省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论坛,展示一批学生科技创新成果。

  (七)构建创新性实践平台。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学、科研等资源,与行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合作建设教、学、研一体化创新性实践平台。加大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对学生的开放力度,并提供配套创新实践项目。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遴选和支持一批校企、校研等多主体共建的创新性实践平台。

  (八)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强教学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学生科研创新成果等相关资源协作式科研教学信息平台。鼓励高校充分整合研究性教学课程、项目、教师、虚拟仿真实验等资源面向全省高校开放共享。支持高校合作共建研究性教学课程共享资源库,立项建设共享一批研究性教学资源。

  (九)创新研究性教学评价。要将研究性教学纳入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遴选培养一批师生多主体评价队伍,对高校研究性教学工作落实成效、研究性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度、研究性教学课程建设成果、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等开展综合性评价。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建立常态化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遴选、专业评价、各类示范校建设等挂钩,建立促进研究性教学高质量开展的良性机制。

  (十)强化研究性教学研究。要依托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等校内机构,加强研究性教学相关理论研究,为学校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依托省高等教育学会建设河南省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指导服务中心,围绕研究性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等开展深入研究,立项一批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统筹推进全省高等学校的研究性教学工作,把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列为对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业绩考核和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认识研究性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研究性教学工作领导机构,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内容和保障措施,确保研究性教学工作取得实效。

  (二)完善保障机制。省教育厅加强政策协调配套,通过财政经费引导、吸引行业企业和研发中心支持等方式,纵深推进研究性教学工作。高校要完善师生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激励机制,创新科研育人模式,将在校生纳入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团队,支持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积极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和教师与企业的合作研发项目,并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项目情况纳入学业成绩认定范围,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在评优评先、奖学金发放、研究生推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对教师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活动要科学核定教学工作量,并在教学工程项目立项中优先支持;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学生科学研究、国际研学等专项计划,完善研究性教学保障措施。

  (三)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研究性教学的浓厚氛围,全省遴选一批研究性教学示范校、标杆学院和先进团队,推广经验、示范引领。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汇集全省智慧和资源服务高校教育教学,形成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强大动力,为我省实现“两个确保”贡献高等教育智慧和力量。

 ;

  来源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09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