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西大学:以严促实推进西部高校一流建设
2020-02-24 10:50
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

  一流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立本强基工程,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作为西部高校,受特殊的地域和发展等限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和不足。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建设要求,“后进生”怎样争先赶优,实现弯道超车?广西大学“以严促实”打好基本功,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2018年,广西大学出台了《关于加快新时代广西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教书育人能力为核心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战略措施。并相继召开“困境与出路:本科教育研讨会”“困境与出路: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工作研讨会”等专题研讨本科教育问题,共梳理12个方面66个问题,收集770条建议,力破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瓶颈问题,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以严促升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挑战

  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在专题调研中发现,即使在学校已提早3个月印发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情况下,还是有部分学院的培养计划质量不够高,对标国家标准不够严谨,未能有效学习国内外经验,未融入行业要求。他强调,培养方案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同或类似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计要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

  为了打好质量战,学校继裁撤专业、合并学院、调整学科、优化培养方案后,又一次回归“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认真抓严抓实一流人才培养。

  严管晚自习,实行本科新生集中晚自习制度,为6900名一年级本科生配备165个固定晚自习教室,安排主要公共基础课程答疑,帮助新生远离“入学迷茫期”,学生晚自习考勤情况还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以及党员发展等参考。

  从严考核,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并重,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行,让课程考核“难起来”,过程考核发生抄袭、雷同作业等现象按照作弊处理,对学生干部竞聘、入党、入团等方面一票否决。严格辅导帮扶机制,以学院为单位成立学业帮扶工作组,对后进被警示学生进行学习帮扶,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由专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

  早在2019年9月,学校正式印发或征求意见的本科生相关管理文件就有7个之多,涵盖了晚自习管理、修读辅修专业管理、导师制实施办法、学业警示及帮扶机制实施办法、本科直博管理办法等内容,从制度层面落实严管。

  教务处副处长梁微介绍:“2020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比上一版更注重结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要求全面树立OBE成果产出导向的理念,以培养计划倒逼专业认证,以专业认证推进一流专业认证。”

  基于上述原则,学校的最新培养方案体现几大变化:一是继续大幅调减学分,推进教学变革,把控课程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科研实践;二是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引进专业认证矩阵表,制定毕业要求实现矩阵,将毕业要求细分为指标点,依据指标点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保证课程体系全部支撑毕业要求。

  严管厚爱

  为年轻教师提供成长支持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课水平不高,不少老师科研能力不行,上课有时应付了事。”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学校意识到在以往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够规范,因此学校决定从制度上对教师严管起来。

  对于新教师,要先经过新入职教师课程主讲资格认定,合格后才能上讲台。对于老教师,教学型教师岗每年教学工作量为320课时,教学科研型教师岗为128课时,教授每年必须给本科生授课不低于32课时。对于党员教师,必须在新学期第一节课向学生亮明党员身份,使学生感受到党员力量。

  同时,严格教师兼职制度,未经批准,教师不能兼职、取薪。在人才引进、人才选聘、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等过程中,严把思政关和师德关。在教材上,严格审查本科生课程教材的质量,严把自编教材审查、使用关,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近年来,师德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为防患于未然,学校还列出师德负面清单,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为弥补管理上的不足,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团,在全校范围内对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或实验教学听课,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目前已基本实现课程督导全覆盖。

  教学督导团团长苏一丹说:“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听课、检查、调研等活动,发现优点,肯定成绩,找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督导团还参与培养环节的各类检查与调研,深入教学一线收集有关校风、教风、学风和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收集、整理、分析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等。如对2018—2019第一学年全班学生考核全部合格课程及500多门次3000多份本科作业进行抽查。

  “工资低、待遇差,科研搞不动,不同学科一个标准考核不公平……”这是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现象。

  为了让教师更好潜心教学科研,进一步修订职称评审办法,对国外学习经历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要求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要充分了解本院教师情况,多与校职能部门和校领导沟通、汇报,为年轻教师多提供成长支持。在教师考核上,摒弃单一的考核机制,给予个性化考核,研究更具学院、学科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在科研认定标准上,更加尊重学科特点。

  崇尚学术

  让学者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学校调研发现,有个别教授长期以来不开展研究,顶教授、副教授的头衔谋私利;不开展研究却占着学校资源,而年轻的教师想用却不能;有些年轻教师甚至因生活压力大,不得不为教授的课题“打工”;有些教授既保留科研优势又任管理岗,俗称“双肩挑”,不仅不能专心从事科研,还使其他行政专职人员想要晋升却争不过。

  总体来说,学校整体学术科研环境有待提升,学者科研专注度不够,科研动力不足。赵跃宇提出“要摒弃过去传统思维,把目光聚焦在‘研究型大学’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按照这一指引,该校在学术科研建设方面出台多项改革办法。

  首先在营造崇尚学术氛围上下狠功夫。维护学术自由、学者平等,严惩学术不端行为,整治不正之风。除了“扫好自家”外,学校还积极主办或承办不同科研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学术论坛等,创造良好环境让学者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学术。

  科技处副处长刘培军介绍,学校正努力减少“双肩挑”,鼓励科研能力强的人专门从事学术研究,不再担任行政岗,各司其职、专注主业,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减少学术活动外在要素关联。针对不同能力优势的人才,实行分类评价制度,构建九类学科专业的基础调研、应用研究、成果推广、智库咨询四种特征的支撑申请条件,让教师们各自发挥长处,有压力也有奔头,充分调动积极性与创新性。

  排除了许多非学术因素影响,老师们干劲更足了。但是,学术研究也不能“闭门造车”,只耕自家一亩三分地。许多老师反映,希望学校邀请校外专家就项目申报的技巧、方法等到校开展讲座,希望得到校内外专家就科研方向和内容进行的指导。因而学校推行代表作同行评议,实施专家同行评审制度,科研送审校外专家,让“内行看内行”,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755231231 2022-05-11 10:09
SRC-755231231 2022-04-18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