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省教育厅: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涉校涉生安全事故发生
2021-12-28 10:10
四川省教育厅
作者:

  为坚决遏制涉校涉生重特大事故和较大以上责任事故发生,坚决确保岁末年初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近日,四川教育厅制订印发《全省教育系统岁末年初百日安全生产大会战活动方案》,针对今冬明春季节性安全、“两会”召开、欢度“两节”,学校期末考试、寒假放假和春季开学等重要时段和重大活动,系统安排部署了13项安全防范工作。

  切实加强校园火灾防范工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冬春季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要严格校园用电、用火、用气的安全管理,把握“防消结合、以防为主”的消防工作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消防工作档案,明确消防重点单位(部位)防火要求,疏通消防通道。继续抓好对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阅览室)、博物馆、实验室等消防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师生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日常巡查,确保功能正常有效。要密切联动消防、住建、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按相关规定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达标作为培训办学准入的首要条件。

  切实加强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工作

  冬季是楼道拥挤踩踏事故的高发易发期。各地各校要严格按照《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办法》要求,认真落实有关楼道安全管理要求,坚决杜绝因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要明确楼道(通道)安全管理重点部位和重要时段,落实学生上下课有序出入楼道的疏导措施,完善教职工楼道定点值守制度,加强晚自习、朝会、课间操、上(下)课、放学等重要时段楼道安全管理,针对临时停电、天气突变等意外情况制订相应应急预案。要将学生楼道有序安全疏散纳入防灾减灾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的重点内容,同时要避免应急疏散演练过程中管理不当导致的楼道拥挤踩踏事故。

  切实加强涉生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

  1.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监管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各地各校要前瞻性考虑冬季雨雪、雾霾天气易造成路面结冰、地面湿滑、能见度低等因素对安全行车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对校车驾驶员和随车照管人员的教育管理,采取校车实时运行视频监控等技防手段,协调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加大对校车超速、超载、疲劳、逆向超车、不按规定路线行使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督促校车服务提供者做好校车维修、维护和保养工作,坚决杜绝校车“带病上路”。要切实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素养。要加强家校共育,教育引导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教育管理学生主动抵制搭乘农用拖拉机、三轮车、低速货车、拼装车和报废车等非法载客交通工具。

  2.规范并强化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秩序。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教职工私家车出入校园管理,采取“避让出入、错时出入、禁止出入”等有效措施,坚决杜绝教职工私家车出入校园造成学生伤害责任事故。各高校要着力规范校内交通安全秩序,加强校点间交通班车和校内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要主动邀请属地公安交管部门指导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校园交通安全执法和打击校门周边非法营运接送学生车辆的力度,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秩序。

  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传染病及流行病预防工作

  1.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地各校要健全落实行之有效的食品采购与保管、食品加工与制作、餐具清洗与保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与卫生知识培训、卫生检查与餐厅卫生管理、食物留样与食物中毒报告等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源头和细节管理。要加强过程监管监控,在原材料进货渠道、操作售卖等环节落实监管职责,通过严格执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在操作间安设监控设备等技防手段,有效预防和杜绝人为投毒事件发生。坚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不向外承包经营的要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和学校,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落实工作要求和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2.抓好冬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冬春季节是呼吸道、肠道、消化道等流行和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学校属人员密集场所、学生间接触频繁,极易因发现不及时,防控不得力,导致流行性和传染性疾病在校园内暴发。各地各校要密切关注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特别针对新冠疫情防控,按统一工作布置和要求,抓早、抓实、抓细传染病、流行病预防工作。

  狠抓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1.着力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切实巩固提升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成果,在全面完成“6个100%”基础上,将“三防”建设作为校园治安防范和反恐防暴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地各校要在当地政法、公安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健全校园治安防范制度,充实校园专业安保力量,落实校园安保经费,完善校园安防设施,着力构建“安保专业化、巡防制度化、技防科学化、防治常态化”的“四化”防范体系。存在教学区和教职工住宿区无法有效隔离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学校,要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增强防范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2.强化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治安防范安全教育。要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间存在的矛盾,深入细致做好相关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矛盾调解工作,特别要抓好思想和行为偏激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有效避免学生间相互伤害(欺凌)事件发生。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针对性开展心理疾病和精神病史教职工摸排,坚决杜绝发生教职员工伤害学生事件。

  切实做好学生御寒保暖工作

  冬季温差变化较大,各地各校要做好学生御寒保暖和针对极度低温、雨雪冰冻、极端严寒气候的防范工作。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适合本地本校的防寒保暖越冬方式,提早着手筹集和准备相关应急物资,检查更新相关设施设备,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冬季防寒保暖需求。要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气象预警、预报,严防积雪、冻雨造成的师生伤亡事件。必要时,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温暖越冬。地处高寒地区和农村边远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涉及冬季夜间宿舍燃煤取暖的,要特别重视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工作,坚决防止学生中毒事件发生。

  加强校园危化物品管理

  各地各校要加强对危化物品使用的现场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采购、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记录和控制制度,尤其是对危化品存储、领用、处置的管理,要采取分类收集,妥善存储,标识注明等方式,将废弃物及时送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针对性开展校园危化物品保管人员和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帮助其提升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能、应急措施、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抓好学校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各地各校要针对食堂、实验室、开水房等场所使用的小型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烘缸(筒)等有压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建立使用登记台账,加强常规检查和巡查,重点核查设备是否在检验认定有效使用期内使用,有无私自改造维修的情况,安全保护装备是否按期校验和检修,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安全操作技能是否熟练,安全操作人员是否了解设备风险和应对措施,有无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电梯维护单位是否定期到位进行安全检测作业,确保学校动力和特种设施设备安全运转、水电气正常供应。

  切实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各地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开设好《生命·生态·安全》课程。要结合冬春季学校安全特点,在元旦前、寒假前、春季开学第一课专题开展一次如何预防传染病、一氧化碳中毒、消防、交通(节假日出行安全)、治安、集体活动、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安全教育。要通过课程、课堂、活动、体验、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各高校要在寒假前广泛开展一次对学生的安全警示教育,提醒学生在假期中需要遵循的安全注意事项。

  切实强化校园在建工程安全管理

  涉及校园在建工程(含维修加固工程)学校要全面加强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责成施工单位重点排查起重设备、高支模、深基坑、模板、脚手架、施工用电、高空作业、受限空间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落实防冻、防滑、防坍塌、防高坠、防机械伤害安全措施。要督促施工单位隔离打围,严格区分施工区域与学生活动区域之间的界限,坚决杜绝施工坠落物对学生造成伤害。

  切实加强燃气安全管理

  要深刻汲取近期国内燃气事故教训,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以及教育厅近期对校园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的部署,特别要针对老旧城区的老旧校舍、乡镇学校的校园内燃气管道接口松动、灶具老化等方面涉及的用气安全抓好隐患排查整治。

  切实做好放假和开学安全工作

  岁末年初纵跨“元旦”“春节”两节,加之学校期末、寒假及春季开学前后各项工作十分繁忙,在此期间,各地各校要突出本学期末、新学期初的安全管理重点,进一步强化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确保放假和开学前后校园安全有效衔接。要充分利用寒假时段,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各高校对假期留校学生要通过调整住宿点,集中管理等方式,人性化关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活动安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学校放假及开学安全工作的指导,督促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的落实,确保放假和开学前后学校安全稳定。

  切实加强节假日应急值班和守校护校工作

  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岁末年初期间的节假日、“两会”等重点时节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要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强节假日校园的值守、巡查和安全保卫工作。要按信息报送有关要求及时准确上报情况信息。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完善节假日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安排好人力和物力,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河南省教育厅 2022-06-09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