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首个,温州再出“亮眼”方案!目标:总体近视率控制在50%以下
2021-11-05 16:44
浙江省教育厅
作者:

 

到 2023 年

  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基础上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学生视力普查率、家长知晓率、护眼知识宣传率保持100%

  学生视力不良矫正率达到70%以上

到 2025 年

  6岁儿童视力不良率控制在5%以下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下降至38%、70%、80%以下

  总体近视率控制在50%以下

  学生视力不良矫正率达到80%以上

  近日,《温州市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公布,对未来5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出以上目标。这也是全国首个“视力健康管理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温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4月29日,温州被教育部认定为唯一一个“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区”。5月,市教育局组织力量开展调研起草工作,通过征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和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并经教育部体卫艺司、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导,多次修改完善形成本次《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温州将——

  发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引领作用和温州“明眸皓齿”工程政策叠加优势,坚持综合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效防控,开展全方位近视防控公益宣传,推进中小学教室灯光改造和阳光体育运动机制。

  设置近视预警指标,推动诊疗数据同步进入视力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

  利用“智慧眼科”开展视力定期随访监测活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诊疗按规定纳入医保。

  推动名优眼镜生产企业公益助学行动,争取设立专项基金。

  加快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定期发布视力健康《蓝皮书》,持续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贡献“温州经验”,提供“温州标准”。

  据了解,为了破解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和低龄化难题,温州于2018年8月在全国率先启动“明眸皓齿”工程,并连续三年将其列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获批创建第一批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改革试验区。在此过程中,温州创新打出近视综合防控组合拳,尤其在信息化应用方面,自2018年起便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全市百万学生开展视力普查、建立视觉健康档案。

  为了保障查得快、查得准,温州市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为1040所学校配置网络化校园视力检测设备,不仅查视力,而且还查屈光度,确保结果真实可靠。学生检测视力时,平台同步发送信息提醒家长通过手机等终端一键查阅孩子视力数据,并第一时间提供一对一预警和就医指导。目前平台已向24万近视发生早、发展快、高风险的学生推送预警和就医指导,有力推动学生视力矫正率提升至52.03%的高位水平。

  经过探索,当前温州全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从2018年的54.5%降到51.94%,近两年年均下降1.2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国家“每年降低0.5—1个百分点”的目标。

  据介绍,下一步,温州将实施视力健康全民科普、视力健康环境优化、学生视力普查干预、视力健康惠民便民、近视防控科技赋能等五大行动计划,持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深入打造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全国典范——

  全民科普方面:将视力健康科普内容纳入妇幼保健中心服务项目,建立家长线上学分制度。充分利用机场、动车站、公交站点、文明单位等城市“窗口”,开展全方位近视防控公益广告宣传。

  环境优化方面: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室灯光改造工程,推广使用优质光源灯具(LED光源)。加强验光配镜行业质量监管,规范视光矫正市场。谨慎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尽量不布置线上作业,中小学线下教学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间不得超过总教学时间的30%。

  普查干预方面:实施近视风险动态管理,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指导方案。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服务联盟,开通诊疗“绿色通道”或专家门诊,医院眼科诊疗数据同步进入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

  惠民便民方面:利用“智慧眼科”为高度近视学生免费提供一年2次眼底筛查和建档服务,预防高度近视学生发生眼部并发症。推动名优眼镜生产企业公益助学行动,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争取设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专项基金。

  科技赋能方面: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四大国家级平台资源和人才、科研优势,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学生视力健康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推动温州成为视力健康研究的“重要策源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