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SCI至上”是学术评价改革的突破口
近日,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力图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论文“SCI至上”的不良导向。
自201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来,一系列关于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文件相继出台。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改革学术评价制度的决心,切实推动学术评价“破四唯”从理念走向实操。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如今已发展成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诸多方面的核心指标。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校以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SCI至上”屡遭舆论诟病,科研界也亟待一场学术评价体系的彻底改革。
科技部、教育部等近日印发的通知,既确立了分类考核评价、同行评价、规范评价评审工作的导向,也对成果考核的权重占比、论文具体的数量提出了详细规定。正因为认识到国内科技期刊与国际期刊之间的客观差距,通知也明确提出要培育和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
当然,破除“唯论文”的导向,并不是要完全否定SCI及论文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要改变“SCI至上”和“论文至上”的极端偏向,合理把握好使用SCI的“度”。说到底,改革评价体系就是要扭转现行的单一化、机械化的评价方式,朝着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灵活性的方向发展,构建权重比例更加合理与平衡的指标评价体系。
俗话说,不破不立。然而,解构容易,建构并不那么简单。笔者注意到,很多网友关心如何确保新的评价方式公平、公正,也有网友认为,在更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之前,不如维持现有的评价体系。
其实,任何突破性的创新与改革都需要在质疑声中“艰难前行”,破除“SCI至上”的评价导向当然不能一蹴而就。真正落实改革精神,需要突破不少主客观乃至技术操作上的制约。
一方面,科研成果的评价并不是孤立的,犹如生态系统一般,和多种因素环环相扣。在“唯论文”制度的影响下,整个社会环境对高校、科研单位的认知与评价也呈现出一种简单化理解。学术共同体习惯性地看重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一些机构对高校的排名也是以此为重要依据,扭转整个社会对此的“认知惯性”需要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任何评价工具和手段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和学术共同体的认可。改革需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评价制度和体系的建设更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的过程。摸着石头过河,总要给予更多“试错”的空间和机会,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改革者要通过建立对话和反馈机制,及时听取实施的意见和效果反馈,适时给予调整和纠偏。
学术、科研成果评价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破除“SCI至上”可以视作一个突破口。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部门还须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评价方式。能否拿得出有针对性与实操性强、效果明显的措施,也有是对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