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引爆网络,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热点。
对此,教育部在回应中指出: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同时亮明态度: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这是优良传统;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之后,随着教育部门调低减负声势,朝野之间在短时间内,达成了一种默契,舆论场慢慢趋于平静。
可是,在表面的和谐之下,在各方基于不同目的迁就妥协背后,依旧暗流涌动。社会各界对于减负问题,并没形成真正共识,深层的分歧与矛盾依然存在。
何以至此?原因复杂。
折叠世界,减负没有公约数
同是在10月份,几乎与减负话题前后脚引爆的另一个热点,是由企业家王石引发的。他在一次媒体访谈中的几句话,被摘录放到网上后,引发全网热议。
王石在访谈中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太急躁,没想好自己的目标之前,应该先做公益或是探险,别老想着赚钱,别被一些东西困住。
王石这番话,网民整体态度是不买账,认为他是“何不食肉糜”,站着说话不腰疼。基于对网媒标题党风格的存疑,我把那个访谈完整看了一遍,发现在那段话之后,记者后续又跟进一句话:可能很多年轻人还没有完成自我的积累,家庭条件也不够富裕。这句话的潜台词,实际上代表了大多网民的不买账态度:有钱,谁不会作?
访谈中,为了论证其观点,王石还举例说明。他说他朋友,华大基因汪健的女儿,高考前不想上大学,想登山,然后就去登山了。一年后想去读书了,结果一考试就被杜克大学录取了,毕业后应聘麦肯锡,面试官竟然也是登山爱好者,然后当时就被录用了,因为面试官说:杜克大学毕业的人很多,能登雪山的有几个?
就事论事,王石的观点,在某个小范围内,是成立的。我也相信,站在王石的角度,他的这一番表达是真诚的,至于我们所认为的,他话语中的矫情甚至虚伪,于他而言,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这和他现在所生活的小世界有关,和他所处的社会阶层有关。
至于汪健的女儿应聘麦肯锡,我更多相信是因为她自身学业优秀,才被录用,而不是因为能登上雪山,毕竟,麦肯锡不是招聘登山运动员。
因为阶层差异,王石的自以为是,在大多数网民那里,不可避免成了反讽的标靶,各种段子也应运而生。
透过王石的话语,我们看到的,是类似科幻小说《北京折叠》的真实镜像,底层基于现实生活的困顿焦虑,在上流社会人士眼中,却是另一种不可理解。
一如今年上半年,王思聪花千芳网络对战,王思聪曾随口飙出一句脏话:910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傻X?这句话背后,是他在下意识里认为,现今出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他不知道,2019年的中国,14亿人口当中,大概还有百分之七八十没有出过国。
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财富,同样如此。
当下社会,阶层分化正在形成。于王石他们而言,高尔夫,游艇,环球旅行,是日常生活,随心所欲。可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虽然温饱不愁,亦或小康中产,可是,现实的压力和未来的焦虑,总是如影随形,让你不敢有丝毫松懈。这一社会现状,成因复杂,但是,任何试图否认或掩饰这一现实问题的,都是掩耳盗铃。
是故,在阶层分化明显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社会问题,一旦置于公共舆论场,都会产生基于各自阶层的本位主义解读,甚至陷入到各说各话、鸡同鸭讲的困境之中。
具体到减负问题,更是如此。一些拥有较大话语权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官员,这一二十年里,最大的心结心病就是减负,他们关于减负的车轱辘话说了一箩筐,摆事实讲道理,前者苦口婆心,后者千方百计,可是,大多数家长的态度,就是三个字:不买账。因为,对于大多中国家庭而言,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前途命运,更让家长牵肠挂肚了。
专家说的那些大道理,家长不是不懂,而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苦与累,他们更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父母更疼自己的孩子呢?他们何尝不希望子女的童年少年,可以轻松快乐,可是,作为成年人,每天996奔波劳碌,或为稻粱谋的艰辛经历,使得他们笃信,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之下,分数才是硬通货。他们更多希望,孩子未来能有一份体面职业,安身立命。
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这份对孩子的未来预期,甚至焦虑,在一些专家学者眼中,是功利主义的,是应该被批判的。可是,笔者认为,它正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值得珍惜的一部分。因为其深层逻辑,是一种巨大的责任感,正是这份责任感,使得普通民众能够为了下一代,任劳任怨,节衣缩食,供学供楼;使得那些国之脊梁能够为了民族未来,抛头颅洒热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或许,等中国步入发达经济体,社会高福利,阶层差距缩小,任何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都大致相当,如北欧四国,那时,无须专家官员叨叨,很多家长也会自觉的让孩子快乐学习。抑或,等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开万世太平,高枕无忧,那时候的孩子们,自然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
可是,现在,恐怕不行。
值得商榷的逻辑原点
教育部门自上而下推动学生减负,其初衷良好,毋庸置疑。可是,为何有那么多家长不买账,甚至在个别地方,还形成了社会情绪激烈对立的局面?
这其中,当然有社会认识层面的偏差,可是,笔者认为,教育部门自身的减负逻辑,也需进行全面的检视与反思。
中国基础教育的一轮轮减负,其逻辑原点,主要是三个方面:
其一,学习负担太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其二,高强度学习,容易扼杀学习兴趣和热情,长远看,还会影响国家创新力的发展;
其三,国内大学学位总量是个定数,高考属于零和博弈,学生学习再紧再累,不过是河北多考几个清华北大一本二本,或者江苏、山东多考几个的问题,所以,学生为了多考几分,三更灯火五更鸡,没有必要。
客观说,这三点,不无道理。可是,如果细细探究一番,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逻辑不能完全自洽。
关于第一点
处于长身体关键期的青少年,成年累月埋头苦学,身体健康自然会受一定影响,最明显的,是近视问题。当然,如今学生近视率增加,学业负担只是诱因之一,影响更大的,还有智能手机、pad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的沉迷,以及户外运动缺乏。
为给学生减负,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条文,比如,规定学生晚九点或十点做不完作业的,家长可以签字确认,拒绝完成剩余作业,等等。
这些规定,虽然用心良苦,但是收效甚微,因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孰轻孰重,家长比老师更拎得清。熬夜伤身,尽人皆知。媒体上报道的青少年熬夜猝死的案例,多是通宵上网打游戏所致,可曾有学生因为学习劳累过度出事?寄宿制学校,大都有严格科学的作息时间;走读生在家中,大多家长也自会调节干预,不会让孩子熬到精疲力尽,难以为继。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相信,在认识层面,绝大多数学校对于学生的健康问题,是较为重视的,可以说,主观上,没有几个校长老师,会愚昧到以牺牲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来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
当然,在具体落实层面,学校之间参差不齐,国家课程大纲等文件规定的体育课、室外活动、学生作息时间等,有些学校存在执行不到位、打折扣现象,导致学生室外活动少、运动量不够、睡眠不足等问题。这,大都是学校管理者理念出现偏差,短视或惰政所致。
不过,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予以调节改善。譬如,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倡有效学习,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以减少学生的低效学习时间等,而不是因噎废食,一刀切式减负。
关于第二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千真万确。
可是,我们必须明白,人性贪图安逸,而学习,自古以来就是个苦差事,是反人性的逆向做功,没有几人天生喜欢寒窗苦读,所以,古今中外,才有那么多劝学格言,甚至到头悬梁锥刺股的严重程度。
学习实苦,而学校和老师,要做的,更多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知识增长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享受学习。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是要保护性使用,不能过度透支,这个道理,教育工作者是懂的。
只是,一般情况下,由于青少年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自控力较弱,除了极少数孩子在某些方面富有天分,很容易被 get 到兴趣点之外,大多数孩子如果没有家庭熏陶、老师管束,单靠自律,学习兴趣很难持久。
客观看,学业负担过重,会抑制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将之上升到影响国家创新力的发展,多少有些夸张了。
关于教育和创新的关系问题,笔者将另文阐述,在此,需要表达一点,任何创新,仅仅凭兴趣凭热情,乃至凭天分,是远远不够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学业基础知识功底,奢谈创新形同空中楼阁。
举个简单例子,如马龙、许昕、樊振东这些国乒名将,在赛场上之所以能打出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质量球,背后,是台下十年功的高强度训练,有些动作要重复几十万遍,才能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在高强度对抗中自然反应,剑及履及。没有千锤百炼的基本功,怎能有赛场上的随机应变,行云流水?没有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怎会有苦思冥想后的茅塞顿开,灵光一闪?
一个有趣的逻辑悖论是,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学业负担重,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走低压力、低竞争的所谓快乐教育模式,学生就会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话,那么,为何很多大学生,在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反而天天哈大酒、打游戏、谈恋爱,享受生活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呢?这种现象,连《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都看不下去了,在各自公号上推送过一篇网文,题目简单粗暴,《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第一段如是说: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
为此,教育部于今年10月份,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一文,目的就是强力纠偏,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
没有父母监督,缺乏严格管理,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学生尚且缺乏自制力,贪图安逸享乐,指望正处于好动贪玩年龄段的中小学生,能够凭兴趣自律学习?有些想当然了。
关于第三点
有些学者、官员,认为国内大学学位总量是个定数,基于零和思维,提倡让孩子学习轻松。乍看,有些道理,可是往深里想,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因为,全球化时代,教育资源也是全球配置。国内学习压力适当大一些,高考竞争激烈一些,其溢出效应,就是促使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认同国外教育理念,或者不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吃太多苦的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尔后考取国外大学。现在很多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到国外读书的孩子,大都是这两种情况。
教育是一种资源,尤其优质高等教育,更是具有一定稀缺性,否则,美国也不会在贸易战中,收紧中国学生留学通道。因此,我们要用全球视野看待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而不是局限于国内的教育资源供给。
一如手机,国内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竞争激烈,一片红海,于是,国产手机纷纷出走国外,华为抢滩欧美,小米进攻东南亚,传音占领非洲市场。几年下来,除了苹果、三星之外,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被中国手机厂商拿下半壁江山。
教育也是如此。国内竞争激烈,一部分中国学生去争取国外高等教育资源,他们本来在国内可能占用的大学学位,就腾了出来,留给了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但更能吃苦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学生,也能获得更多人生进阶的机会。
试想,如果未来有更多中国学子走出国门,获取全球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那么,持续几十年后,全球产业链中的工程师,工商业的高层管理者,有更多中国人,何乐而不为?
减负,须以质量为锚
当下,朝野之间,关于减负问题,有一点是认识一致的,那就是,减负不能只做减法,需要有增有减,而增和减,都必须以教育教学质量为锚。唯有如此,围绕减负问题博弈的多方力量,家庭、学校等,才能逐步达成共识,钝化矛盾。
家庭层面
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是正常心理,可是,也要明白一点,因为遗传等因素,不同孩子的智商天赋,是有差异的,父母对孩子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判断,了解其天花板,避免好高骛远。所谓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只是一种美好期待而已。
在学业成绩方面,每个孩子基于各自天赋,都会有一个大致对应的震荡区间,大多数孩子很难突破区间上限。
总有极少数孩子天赋极高,他只要保持正常学习状态,不需要校外补课,不需要重复刷题,就能轻松考上清华北大;而有的孩子,则处于临界状态,有一定潜力可挖,学习努力一些,考试时发挥好一些,也能考上清华北大,稍微松懈一些,就是其它985或211高校。
还有的孩子,再拼命再刻苦,也绝无可能考上清华北大,甚至考个本一,都有难度。人生而平等,是社会权利平等,不是智商平等,不是财富平等。
其实,自家孩子,打小学到高中,一路学下来,真实水平如何,大多家长是有了解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结果就是揠苗助长。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需要给予一定压力和管束,促使 TA 把最大潜力发挥出来,但是,也要大致清楚其天赋上限,以及所能承受的压力阈值,避免过犹不及,最后给孩子身心带来较大伤害,得不偿失。
另外,家长还需明白一点,除非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对于大多数职业而言,高等教育除了知识储备之外,就是拿到一张入场券而已。
一旦踏入社会,进入某个单位,最终发展如何,智力不是决定因素,985还是211,也没那么重要,而业务水平,敬业精神,为人处世,以及持续学习能力,这些非智力因素,反而会起到更大作用。
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一方面要督促孩子刻苦学习,另一方面,更要言传身教,培养其良好的品格修养。因为,再怎么努力,也终归会有一些孩子上不了大学,而人生是一场长跑,天道酬勤,只要坚持努力,不论在哪个岗位,哪个层级,终会脱颖而出。
学校层面
在减负问题上,对于学校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抓好教育教学质量。这些年来,在所谓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引下,在盲目跟风的减负大潮中,很多学校对于教学质量,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方式,其结果,就是学校轻松,家长遭罪。只要不是睁眼瞎,或者装糊涂,对于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校内放羊、校外厮杀之中国教育怪现象,都会不胜唏嘘,大多家长更是有苦难言。
公立学校的师资力量,整体上一定强于社会培训机构。学校只要管理严格,校内质量抓起来,就既能缓解家长的恐慌情绪,又能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
去年11月5日的《扬子晚报》,以《引导埋头刷题的孩子抬头看世界》为标题,报道了南通海安高级中学的情况。文中,校长吕健有这样一段表述:海安中学方圆几公里内没有培训机构,海安中学没有一个孩子会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放学后家长们不用带着孩子到处跑,到处补习。
吕校长这番底气十足的话语背后,是海安中学称雄江苏的一流教学质量,这在当下的教育氛围中,难能可贵。须知,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培训机构和公立学校的伴生关系,已是普遍现象。而海安中学,则是一个异数,可谓善莫大焉。
减负问题所招致的各种争议,本质上,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外化所致。
这一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焦虑,在未来几十年内,大概率将持续下去,短期内,纵使雷霆手段,也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或许,这也是一种成长的烦恼,于这个民族而言。
作者:陆建国,现任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长
原标题:《减负辩证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