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陆建国:“钱学森之问”与人类教育的两个困境
2021-09-26 09:1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可以说,“钱学森之问”是横亘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客观看,这一问题,虽是出自钱老之口,学界却也未曾盲从,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笔者理解,钱老之问主要是指向高等教育的,可是,近年来却经常被社会各界人士或张冠李戴,或借题发挥,用以批判中国基础教育。

  2017年暑假,笔者会同一些中小学校长在某高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期间,该校一位领导就以“钱学森之问”为由头,直言当下中国基础教育问题多多,并且直接导致了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进而影响到中国科技的创新发展。这位高校领导的观点,在当下中国教育学界具有一定代表性,笔者当时的想法,就是:这口大锅,基础教育实在背负不起。

  近年来,正是由于一些学者对基础教育持续不断的批判抨击,兼之部分校长在内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附庸风雅或妄自菲薄,造成全社会对当下中国基础教育颇多误解与偏见,中国科技创新乏力,中国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俨然都是基础教育的错,是发育不良的中国基础教育以其填鸭式教学戕害了广大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性。对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属于人类知识体系金字塔架构的地基部分,而创新则是在塔顶向上突破,如同参天大树,根深蒂固更利于向上生长,触摸天空。诚然,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如满堂灌、重复刷题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的确需要加以改进,但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许,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玩玩乐高、航模,学习编程、机器人教育,或者捣鼓点小发明小创造,有利于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是,如果没有数理化的深厚造诣,以兴趣之名推行的各种小打小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不过是一时好玩而已,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创造性思维。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可谓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它所推崇的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尔后因材施教,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是,知易行难,完全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本就不可能存在,尤其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潜力尚未充分显现,三观尚未完全定型,贪玩好动自律性差,如何长久保持其学习兴趣,并培养出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没有量化标准,说不清道不明。纵观人类历史,科技领域的每一项创新突破,与国家而言,大多是基于丛林法则危机意识,举国奋发图强所致;与个体而言,往往是基于执着探索,因缘际会,最后开花结果。诸如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这些影响世界进程的重大理论,以及原子弹、5G等重大技术突破,其发现者或发明人,大都是在接受过高等教育之后,不断思考持续探索所得。这和他们在中小学阶段的兴趣爱好,能有多大关联?不得而知。

  众所周知,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遗传基因大致决定其身高区间,而后天的营养供给也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尽可能让其吃饱吃好,哪怕营养过剩虚胖一点,也无伤大雅。同理,不同孩子的智力禀赋,以当前的科技手段,虽可做大致的定量评估,但其发展潜力却又难以预测,因为,类似伤仲永现象和大器晚成者,人类历史上都不乏其人。因此,就基础教育来说,保险的做法,当然是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多学一点,哪怕暂时消化吸收不了,先吃进去再说,譬如小时候背诵的唐诗宋词,有多少孩子当时能够理解?可是长大之后,那些诗词中的意境情绪,自然而然就入脑入心了。

  人类教育的一个最大困境,就在于无法预知谁是下一个爱因斯坦。某种意义上,每个人类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反应釜,把同样多的数理化等知识原料装进不同的人类大脑,产出或许截然不同,于爱因斯坦是产出相对论,于某些个体则是一无所获。因此,在脑科学研究尚未取得终极突破、无法准确预判每个个体发展上限之前,为了人类永续发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装进尽可能多的人类大脑,对所有大脑进行知识的饱和攻击,让数十亿个知识反应釜不停运转,一代又一代,这或许是人类教育的最优选择。也许未来某一天,在人类某个天才的大脑之中,某个神经元突然被触发,又会迸发出类似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这样石破天惊的创世级理论突破。

  诚然,范弗利特弹药量式的饱和攻击,容易产生次生灾害,可能造成部分孩子知识过敏,厌学,丧失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不排除其中会有一些爱因斯坦一样的天纵之才,因此被耽误掉。而这,对于那些以每一个个体生命充分张扬为执念的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不可接受的,可是,于人类整体而言,在这个充斥着黑暗森林法则的宇宙之中,这或许是人类文明生存进化的必然选择。须知,宇宙充满未知,单就地球而言,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就有着太多不可控因素,譬如战争,一战二战,以及21世纪以来,在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进行的战争,它们所造成的百万千万量级的人类死亡当中,谁又能知道有多少绝世天才、多少爱因斯坦一样的顶尖智力资源,被战争机器无情毁灭?

  在宇宙的黑暗演进之中,人类文明其实脆弱不堪,未来会面临怎样的危机,难以预测。人类文明必须和未知赛跑,不断进化不断升阶,或许才能避免潜在的灭顶之灾,才能于无限浩瀚的宇宙之中,给岁月以文明。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一恢宏的文明进程之中,每个个体的天性张扬和现世幸福当然重要,可是,每个个体同时又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载体与工具,是故,教育人须有大教育观,教育以人为本,但对于这个“人”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每个受教育的生命个体,还应该放眼整个人类。所以,在助力个体生命生长成长之外,教育还需担负起人类文明传承延续的历史使命,否则,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其间的辩证关系,一如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两者不是二元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因此,为了保障人类文明加速迭代升级进程,囿于资源和技术的有限性,教育必须以知识在人类整体中的传递效率为最高优先级任务,这当然不是理想中的完美教育,且必然会导致一些个体的兴趣爱好被忽视、天性被压抑,但是,这是人类文明进化所必须付出的历史代价。

  在基础教育界,有一个调侃式说法:清华北大的孩子,是生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基于对一些县中高考现象的观察,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很有道理,那些在县中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大多都是天赋较高的孩子,后天的教育的确发挥了很大的助推功能,而学生的内在禀赋更是起着关键作用。虽然也有个别天赋一般的孩子,凭借勤学苦练迈进清北校门,但是,这是小概率事件,不具普遍意义。因此,对于当下基础教育技术层面的一些短板,会否影响优秀人才的培养问题,笔者认为,整体而言,大可不必过度紧张和担忧。

  人类教育的另一个困境,是知识不能遗传,只能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刘慈欣在其小说《乡村教师》中,就借碳基联邦文明之口,对于人类的这一知识传递方式,表达了困惑不解。我们每一代人在不同的学科体系内,都要学完上一代人的存量知识,然后在前人的知识体系尽头,校准方向继续开掘,不断攻入无人区,穿越未知领域,才能有所突破。这种传承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随着人类知识体系的不断拓展和丰富,下一代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周期更长。譬如,1900年的大学物理系学生,不需要学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因为,彼时这两种理论尚未形成,可是2000年的物理系学生,如果要突进物理学前沿领域,就必须掌握它们。如是,整个人类的知识进化周期,会被不断拉长,下一代要创新突破,一般而言,年龄上也会不断延迟。一定程度上,人类存量知识体系的日渐厚重,也是学生学习负担不断加重的一个客观因素。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当下学界推崇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必须甄别应用。不可否认,纸上得来终觉浅,任何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思考加以验证,肯定理解更为深刻,吸收更为彻底,可是,在这样一个知识体系日渐复杂厚重的世界,如果完全按照自主探究那一套教育方法,为了培养所谓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让中小学生把所有需要掌握的存量知识都去验证或论证一番,那么,在知识的代际传递效率上,明显低效高耗,时间成本太高,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如同有些高铁线路在修筑过程中,需要穿凿隧道以穿山越岭,轮班交替施工中,下一支施工队的正常做法是在前人已完成的深度上继续往前开掘,而不是在平行的位置,重新开挖一条,须知,你的目的是穿越山岭,不是从头记录挖掘进程。因此,对于前人已经实证过的存量知识体系,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灌输导入,一般而言更为高效,至于过程之中有些个体消化不良,也是在所难免。当然,前人验证过的理论,未必完全正确,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对既往理论框架的突破,不过,这更多是基础教育阶段之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另外,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很多需要与时俱进辩证思考,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学,理论上可能更为适宜。

  对于一些教育批判者而言,爱因斯坦的那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常为他们所引用。不可否认,想象力的确很重要,很多伟大理论往往源自于奇思妙想,可是,当你没有爱因斯坦那么多的知识内存时,你的所谓想象力等同白日梦,恰如杨绛先生所言“读书不多,想的太多”,这也是很多民科的问题所在。教育诚然需要理想与情怀,可是,不能陷入理想主义,或者说陷入理想主义驱动下的形而上学泥潭,须知,教育的应然和实然之间的距离,有时是一个银河系。

  真正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厚重的知识底座。是故,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关键是做好本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努力给每个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而科技创新则更多有赖于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大学里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少玩点手机、多学点知识,社会上给科技工作者创造更为轻松宽裕的生活工作条件,让他们能心无旁骛潜心学问,不为柴米油盐所困扰,才是培养杰出人才、实现科技突破之正道,也是以实际行动回答和破解钱老之问的关键所在。

  作者:陆建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10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