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刊载了《习近平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采访实录,回顾了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对厦大学子张宏樑的亲切关怀和人生指导。透过一系列的故事,特别是提倡年轻人要艰苦朴素,要“自找苦吃”的勉励,我们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高度的重视,对青年成长成才一贯的关心。近年来,厦门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青年学生的心坎上。采访实录在全校师生中产生的强烈反响,促使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引领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做深做实。
一、用党的历史使命凝聚青春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学生的时代梦想,激励并鼓舞着广大青年学生奋勇向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进,是我们党对人民郑重的承诺。伟大梦想召唤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理性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党同向同行,是高校重要的政治责任。
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厦门大学于1921年建校,作为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大学,厦大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引领一代又一代厦大青年将人生理想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近些年来,学校坚持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通过党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断释疑解惑、激发动力,增强“四个自信”;实施“青年先锋领航计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组织“与信仰对话”“青春告白祖国”“读懂中国”“传承五四精神、勇担时代责任”等教育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
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厦门大学地处东南沿海,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从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厦大,到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在囊萤楼诞生、厦大学生罗扬才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再到参与经济特区建设,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天独厚优势。学校深挖校本文化资源,用好闽西革命教育资源和厦门、宁德、福州等地改革开放史教育资源,持续加强“四史”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在对比思考中正确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排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
凝聚青春奋斗力量。当代青年是“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富有活力和创造力。厦门大学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青年把理想、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团队活动,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每年组织近万名青年到革命老区、西部地区参加助力脱贫攻坚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行动;组织3万余名注册青年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达290万小时;构建青年创新创业培育和孵化体系,5年来共吸引近7000支团队近6万人次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二、用党的创新理论坚定青年信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引导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青年学生的必修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铸魂。厦门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思政课程质量。学校还通过专题网站、理论专栏和新媒体推送等,多角度、立体化地开展理论阐释,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名家讲坛、主题论坛、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厦门大学是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术重镇,1923年就有课程专章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王亚南老校长更是《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两位译者之一。学校注重弘扬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着力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资本论》研习社、囊萤之光研习社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团,鼓励学生以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参加读书会、组织讨论会和实践活动等形式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体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春风化雨做实学生党建。厦门大学以党建为龙头,把优秀学生骨干吸引在党组织周围,通过教育培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推优入党,增设学院党委与发展对象谈话的“弹西瓜”环节,把好党员入口关;开展“我是党员,我是旗帜”主题教育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墙、党员宿舍牌,增强党员身份意识;举办主题微党课、党史知识竞赛、党支部书记沙龙,开办“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不断创新党建教育模式;组织青年党员在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接受实践磨砺,在防抗台风、抗击疫情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勇于担当,由跟党走到带领更多学生共同进步。
三、用党的新时代人才观指导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特点,多次发表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讲话,形成科学系统的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指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方向。青年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厦门大学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大力营造“三全育人”氛围,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努力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完善育人机制。
遵循青年成长成才规律。青年大学生群体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遵循着基本的成长成才规律,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厦门大学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注重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想以及团结合作意识、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作风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培养相衔接,既立足中国国情,也鼓励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国情意识、世界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针对人才培养的若干环节,学校推出“青年文明修身计划”“体育健身百千万计划”“劳动教育行动计划”,补足素质教育的短板和弱项,提倡青年在实干中“自找苦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引领行动”,帮助学生树立起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地方服务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就业比例逐年增长。
和青年大学生在一起。与青年在一起、和大学生交朋友是许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传授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在一起、交朋友,不仅是做好青年工作的方法,更体现了我们党关心青年的态度、关爱青年的温度。高校聚集了一大批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优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既要成为培养他们的良师,也要成为与他们共同发展的知心朋友。厦门大学领导班子坚持“一线规则”,深入基层,走近学生,带头上思政课,与学生结对子,经常性开展“书记面对面”“校长零距离”活动。从2019年开始,学校积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努力把学校的关怀直接带给每一位学生。2020年6月,学校选聘首批113名机关干部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推动机关干部进入社区,全体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进一步实现与学生“在一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厦门大学将牢记嘱托,奋发进取,继续用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大学生,引领他们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张彦,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