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教育部召开2021教育金秋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统筹谋划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情况。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指出,长期以来,课程教材中重大主题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够系统、完善,存在碎片化现象,缺乏顶层设计。近年来,各有关部门、两会代表委员等多次建议加强各类主题教育,如中医药文化、京剧、武术、篆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节粮节水节电等生态文明教育,传染病防治、防艾滋病、防性侵、应急救护等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涉及数十个方面。他强调,这些都很重要,但不能面面俱到,要避免重复交叉、增加学生负担,必须加强统筹设计。
就各主题教育的安排,田慧生介绍,一方面,在学科安排上,要全科覆盖、各有侧重,避免交叉重复。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关键课程,集中系统讲授;哲学社会科学是主干课程,分专题讲授;理工农医等其他课程有机融入相关内容,实现进课程教材全覆盖。另一方面,在学段安排上,有序递进,螺旋上升。如《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小学侧重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初中侧重政治觉悟提高和品德锤炼,高中侧重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再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各学段、类型教育特点,分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提出育人要求。职业院校注重提高学生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普通高校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此外,田慧生强调,重大主题涉及的概念、理论比较抽象,大中小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有限,必须加以转化,不能简单照抄文件或贴标签。学生学习时间有限,课程门类内容总量要控制,不能一一独立设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