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腾讯课堂X“沸腾新青年”张俊成:《天花板粉碎者》
2022-01-20 17:20
中国教育在线

  “我虽然没有生在富豪之家,但是我一生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知识改变命运,我就是很好的例子。”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18岁从山西到北大当保安,19岁自学考进北大法律系,22岁成为职校教师,39岁创办职业学校并出任校长……这是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的人生轨迹,一步一个脚印却又次次将生命推向新的高度。

  1月19日,南方周末联合腾讯课堂举办的沸腾新青年盛典在线揭幕,张俊成发表主题演讲《天花板粉碎者》。他在演讲中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在北京大学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所学所悟则成为受用一生的财富。

  淋过雨的人,往往都想为别人撑把伞。“我要把在北大学到的东西,带给家乡的孩子,因为我比谁都知道无知、贫穷是什么滋味”。怀揣这样的信念与理想,张俊成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职校教师。16年间,他成为了上千位孩子生命中的灯塔,帮助更多青年学习一个安身立命、就业成才的技能。

  以下为张俊成演讲全文:

  我是25年前通过自学考试考上北大法律系的北大保安张俊成。

  我没有邓亚萍老师那样辉煌,我就是一个草根,就是一名普通的保安。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各位嘉宾、各位老师、观众朋友们的一名学生。

  我出生于山西长治襄垣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大山生活贫苦,我们家有7个兄弟姐妹,家庭生活更是举步维艰。我记忆中,吃过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块带绿毛的鸡蛋糕,那是偶尔亲戚探望时带的伴手礼,因为兄弟姐妹多,妈妈怕吃得太快,总是悄悄地把它藏起来,等到妈妈再拿出这块蛋糕的时候,鸡蛋糕已经发霉长绿毛了。由于家庭贫寒,妈妈舍不得把它扔掉,便把绿毛刮掉再分给我们吃。

  但在对贫穷的印象中,(缺少)吃的只能排在最后,更多的是自尊心受损、教育资源匮乏。在我的记忆中,我穿的永远是哥哥们留下的旧衣服,鞋露着脚指头,自卑和无奈贯穿着我的生活。

  由于家庭原因,我的哥哥姐姐先后失学,我是家中唯一读完初中的孩子。没有学历,就没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所以初中毕业后,我辍学留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务农。后来,我去矿场卖过苦力,也在汽车配件厂打过零工,那些所有被苦、累、脏淹透的日子,坚定了我走出大山去闯一闯的信念。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劳动局要给北京输送一批保安,我得知这个消息就跑着去报了名,我揣着对母亲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念坐上了北上的大巴,来到了首都北京。我格外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保安培训基地集训的26天时间里,我以各项成绩第一稳居500多人之首,被分配到了北京大学西门,正式从事保安工作。

  在北大西门工作的5年时间里,我和战友们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帮助素不相识的求助者…我们用自己真挚的行动赢得了北大师生和来往宾客的尊重和认可,北大西门保安班也被评为“首都十佳保安示范岗”。

  最难以忘怀的是在北大的求学之路,两张小小的听课证让我从自卑中走出,走上了求学的道路。北大西门外宾很多,由于我不会外语,工作中语言沟通出现了很大的障碍。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学会外语。然而学习外语的过程是艰难和无助的,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北京大学英语系曹燕教授无私的帮助,在我为两张免费听课证感动得落泪时,曹老师的跟我说“我不要你感动,我要你行动”,正是曹老师带我走出了学习的困境。

  你见过凌晨四五点的北大吗?我见过每个时间段的北大校园。夕阳时分,未名湖畔,常常会出现北大西门保安张俊成和北大西语系张玉书教授的身影,那是张老师刻意利用遛弯的时间对我进行一对一的哲学知识授课。和张老师学习,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也成为了我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所学所悟使我受益终身。

  北京大学数学系章学诚教授和妻子金阿姨,听说我要自考北大法律系,就帮我找到了法律系的老师,允许我去北大法律系旁听,就是蹭课。北大老师们无私的帮助,有教无类的北大精神,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无论何种职业,不管身份是什么,只要认真学习就是高尚的。而我只能用超出常人的时间、经历和付出,用优异的成绩才能回报恩师们的帮助。

  北大教给了我很多重要的东西,概括来说就是北大人的精神和爱与责任的情怀,我相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地。带着一纸北大毕业证,带着三大袋沉甸甸的书,带着五年无比珍贵的人生经历,我告别了北大,回到了家乡。我想把在北大学到的东西带给家乡的孩子们,因为我比谁都知道无知、贫穷是什么滋味。

  1999年8月我应聘到一家职业学校当教师。在担任教师的经历中,我遇到过很多学习成绩不好、家长放任自留、行为习惯很差的孩子,我所从事的工作被称为填沟工程。图片中这个班级是“填沟工程”的一个案例,这个班级当时是学校最差的一个班,前两任班主任已经被他们气得无奈放弃了。用前两位老师的话来讲,要想带好这个班,除非把太行山的沟给填平了。当我接手这个班之后,我跟自己说一定要把这项填沟工程进行到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陪伴这群孩子们学习、读书、一起开心的所有日子里,我用行动感化了他们,他们也用32个孩子参加高考、31个被大学录取的优异成绩,给填沟工程画上了幸福和圆满的符号。

  2015年,我和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今天的长治市中等职业学校。当孩子们不想学的时候,老师要陪着他们学,要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们在家里感受不到爱的时候,老师就是父亲母亲,要去弥补他们家庭中缺失的温暖。老师同时要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的心灵解码,陪伴他们渡过人生的第一道坎。

  我时刻铭记张玉书教授对我的教诲,他说教师这个职业要先从思想上引导孩子们,思想上通了,一切都通了,然后再传授知识,不要照本宣科,把理论和规律结合到生活实践中去。为此,在建校初期,学校就采取了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因为我从这些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我在北大当保安的时候,就是军事化管理改变了我懒散的行为,让我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成,并把我推到了学习的道路上。我坚信这样的管理模式一定可以管好孩子们,实践也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这就是所谓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与此同时,我和我的教师团队也努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每年冬至,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下厨房,一起和面、一起擀饺子皮、一起剁饺子馅、一起包饺子、一起煮饺子,一起分享有温度的家庭式的校园生活。同时我们还开办了“教学相长”的课堂模式,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要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而改变和完善教育方法、教育态度、教学艺术。

  职业教育的核心,我认为首先是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人,让他们的综合素质、道德品质有所提升,让他们的行为、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养成。同时要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能在社会立足,这就是职业教育给每个孩子人生所镀的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要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要实现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是能手”的培养目标。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就是以心为火,点燃孩子们内心那盏希望之灯,让他们从失望到希望。

  投身于教育事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坚定地用我的态度去感染、改变我身边的每个人,然后逐渐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激情、沸腾的一群人。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孩子们需要我,我也更需要孩子们,只有这样才能一代代地传承北大精神,传承这种沸腾人生的理念。

  职业教育和其他普通教育相比,它更加有教无类,因为职业教育面对的群体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孩子们同样需要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同样需要学到一技之长,在这个社会上寻找到最适合他的岗位,立足于社会。

  我们科技人是能够承担重大任务、担当重大责任的人,始终坚持“德在先,利居之后”的教育品格。我们科技人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教育事业、忠诚于学校、忠诚于每个孩子和家庭,我们就是要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奋斗终生。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4-18 12:59
贵州教育发布 2022-04-01 17:44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