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与三项课程的开设
课程改革一直伴随学校发展,80年代-90年代课程改革关键是兴趣,2000-2010年是弹性,考试可以弹性考试,学分也是弹性学分,管理层面上是针对性、自主性、拓展性方式。2010年以后关键词是“选择”。
努力创新课程实施,选修课,群落构建,创新发展。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有五大类别,核心是未来领军人才的培养,虽然不能够人人都能够成为领军人才,但是我们都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新课改新高考制度下追求的目标不变,力求要有新的突破,学科竞赛和选修课开设,创客空间和选修课程的协同发展,创造自主招生机会和选修课程的协同发展,从学科竞赛与选修课中,大量学生,一个年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搞学科竞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早选才、选规划。大学先修课程和选修课,我们在高三当中,特别是4月份以后,因为考试只剩下语数外,甚至有的学生连英语都不考了,因为有的学生第一次英语考试得到140分以上就不考了,到高三学习枯燥,压力大,所以两个方面必须提升:一是身体素质,所以高三强化、加大体育课的设置;二是到高三继续加入艺术课的设置,所以高三教师有歌声、有画画。
高三有的学生英语考了140分以上,英语丢掉也不行,对这部分学生会让他和大学的托福、雅思四六级有跟进,让学生在同一个操场中不同的跑道跑,是新课改非常明显的特色。
让能够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足够的空间,我们给他们创客空间,学生当中很多的科研和创新的内涵。学校的创客空间,学生在这里做一个机器人,玩一些东西,有了这些创客空间,特别是男孩子给他一个足够发挥的机会。还有无人机的工作坊、3D打印、超导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二期实验室,主要着眼于三点:第一,什么样的老师带这些选修课;第二,提供什么样的空间让学生玩;第三,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这个创客空间有别于奥赛和AP课程,创客教育更多着眼于IDEA,培养学生创意、让学生学会分工和合作,学会探究。
三、自主招生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内在目标的一致性
鼓励老师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比如说领导力课程、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口才能力、学会合作等等,包括学生觉得政治课很枯燥,要和学生讲国家的政治、讲人民代表大会,他们理解不进去,我们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当中,比如模拟政协,使学生参与到政治社会、生活当中去,学生有更多的感受,并且能够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尝试和意识。
因此,学校的目标整体而言是培养面向未来的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领军人才的特质,拔尖主要是体现在知识的深度上,创新主要体现在知行合一上,因此体现领军人才的核心课程是开设科技创新的课程,充分体现学会创新、学会求知的要求。新高考的背景下,争取在今后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和兄弟学校有更多的共享、有更多的进步,谢谢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