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航9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2022-03-08 09: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获批建设试点共439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申请的9个虚拟教研室全部获批(详细名单见下图)。其中包括课程(群)教学类4个,专业建设类3个,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2个。

  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月1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个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参加了教育部高教司召开的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培训会。3月1日晚,为进一步领会教育部会议精神,加快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专题研讨会,教务处、各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及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参加了会议。会上,各教研室就参加培训会交流了感想和思考,提出了各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工作思路。

  未来,学校将认真落实教育部对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各项任务部署,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并加强虚拟教研室的管理和质量监测,完善持续改进机制,努力将虚拟教研室建设成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学学术的发展引擎、教学成果的孵化基地,打造高水平基层教学组织,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附:北航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的9个虚拟教研室介绍

  1、电子线路和电子技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张晓林

  电子线路和电子技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联合来自全国的30多所一流高校,由电子线路和电子技术系列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群的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组成。

  虚拟教研室面向新形势下国家战略、新兴领域复合型领军人才、创新骨干人才的需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培育教学成果,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虚拟教研室将依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教学与产业专家委员会、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校实体教研室,发挥各校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的名师和专家的作用,在电子线路和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指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教材编著,组织教师培训、交流推广教研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张莉

  编译系统是建立硬件系统软件生态的核心,也是程序安全的核心,是安全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之一。急需提高我国编译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培养国家急需的软件人才和编译课程师资队伍。

  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联合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14个编译课程团队以及代表性企业组成全国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拟针对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产业需求,重新梳理课程内容,结合各个学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新型虚拟教研室模式,建设一套分层次、模块化、可定制编译课程培养方案,形成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编译教案、编译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库以及信息化支撑平台。

  3、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课程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高小鹏

  CPU、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石,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但是近年来却普遍存在一定的弱化,致使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出现结构性偏差。虽然很多专业已经开展“系统能力”教学改革,但是面临实施路径、教学水平、体系把握、教学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困难。

  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课程虚拟教研室旨在提升国内相关专业系统能力教学水平与培养质量,将建立全国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自主技术为核心及时反映产业界最新技术成果,构建层次化的教学体系;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提供在线实验云服务;建立芯片设计专项基金,支持本科生流片CPU芯片;建立能力评估体系,引导学生参与能力评估,为教学持续改进提供可信反馈依据。

  4、生物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樊瑜波

  生物力学已成为支撑现代医学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科学基础。本教研室联合国内20余家生物力学优势教学单位、顶尖医疗机构、企业及出版社,形成包含骨肌、心血管、细胞等经典和前沿内容并兼具航空航天特色的生物力学教学体系。贯通产、学、研、检、医,面向高端医疗器械和空天国防创新战略需求,在科教、产教的深度融合中立德树人。致力于无缝衔接多终端学习平台,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时空限制,提供伴随式教学支持,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虚拟教学平台。探索学科高度交叉的极细化培养模式,精心设计系统化、分层次的学习资源库,打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方面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5、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苏东林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面向国家对电磁人才的紧迫需求,以培养国家使命与国际视野、政治品质与学术素养、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为核心目标,以6所高校为示范、以29所高校为主力,小核心、大外围,汇聚国内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优势资源,拥有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顶级专家团队,能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优势,探索打破地域限制的创新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名师引领示范、精品教学资源共享、“智能+”教学研究、优势科研资源开放等新模式,打造全国性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汇聚增强、共建共享,促进全国教学水平均衡化发展,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电磁人才源泉和创新原动力。

  6、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陶智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面向国家战略产品——航空发动机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前期“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实体合作基础上,采用“3+1+N”(北航、西工大、南航+中国航发+全国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高校)协同组织模式,建设以航空发动机行业人才培养顶层规划、全体教师共同发展、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目的的“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发展路径;打造专业顶层规划的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建成全行业人才培养的虚拟仿真实践基地;形成飞动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

  7、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杨超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全国性虚拟教研室围绕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需求,面向未来航空器、航天器、导弹与火箭、临近空间飞行器等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汇聚、共享、共建国内国际航空航天设计优质资源。目前虚拟教研室已联合了北航、南航、西工大、北理、浙大等优质高校及沈航、西安航空学院、南昌航空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9所航空院校,并将采用“9+N”的动态机制逐步联合国内其他高校优势资源,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持续探索“深度资源共享、鼓励模式创新、联合设计交流”的合作模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我国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和持续发展。

  8、数学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华罗庚数学实验班)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郑志明

  华罗庚数学实验班虚拟教研室是全国首批数学拔尖人才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是一个功能齐全完备的先进虚拟教学教研系统,是一个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教师成长的多功能平台,是一个培育全新教学成果的高等教育教研高地,是一个对基层教学组织和管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教学基地,是一个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优秀教学资源宝库,是一个对全国高等教育具有引领作用的、软硬件齐备的先进信息平台。

  9、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协同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

  带头人:黄海军

  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在北京沙河高校园区建设发展理事会的领导下,从2017年开始,在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区域性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索。依托该联盟组成的区域性虚拟教研室,对区域性高校资源共享机制、高校人才培养重要体制机制、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建设内容体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对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区域资源共享等,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6-10 09: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6-10 09:3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5-31 1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5-07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