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河南高校争创“双一流”!首篇看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
2021-10-29 13:26
河南省教育厅
作者:

  10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提出要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深化高校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建设教育强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建设教育强省”的会议精神,力争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开设“落实党代会 争创‘双一流’”专题栏目,全面聚焦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将依次聚焦7所高校的11个“双一流”创建学科,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兽医学、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物理学、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河南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首篇,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

  Q1: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自身优势、建设措施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建设成果?

  (一)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自身优势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河南理工大学传统和优势学科,是在原河南省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原煤炭部重点学科瓦斯地质学科基础上发展壮大的。自1960年开始招收通风安全专业本科生,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安全技术及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和2012年作为全国首批单位分别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培育的8个一级学科(原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之一;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优势A类学科,并通过验收;2017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类评价,是全省高校唯一A类学科;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

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

华北赋煤区煤层气富集区分布图

  学科面向“能源安全” “公共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双零”(零死亡、零排放)为目标,经过多年发展,在瓦斯地质理论、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煤层气(煤系气)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在通风与消防工程、地下工程灾变防控、安全系统科学与应急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国际影响。

  (二)建设措施和已有的建设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人才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在思政建设、创新平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已成为国家安全及应急管理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安全科学领域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1)思政建设。支撑学科建设的学院入选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河南省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个团队入选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创新平台。学科拥有煤炭安全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支撑平台16个,设备总值达到3.1亿元,初步建成了安全工程领域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平台。

  (3)师资队伍。学科专任教师中拥有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等,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

  (4)人才培养。学科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新增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教学研究项目11项;获国家一流专业点、省级一流专业3个;获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21门。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中国专利优秀奖

  (5)对外合作。以河南省煤矿安全与职业危害防治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地下空间工程安全防护创新引智基地建设为依托,通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大力引进国外优秀人才、互派学生及教师交流等形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强国际视野和影响力。主办、协办国际学术会议5次,承办国内学术会议16次。

对外交流合作

国际人才交流与培养

  (6)科研成果。学科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164项,率先应用地质方法研究瓦斯灾害问题,首创瓦斯地质理论,形成瓦斯抽采“钻-增透-封-联-控”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适宜于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的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及装备,也为松软煤层煤矿瓦斯治理增添了新的技术路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建良

  (7)社会服务。学科专家参与《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政策、法规的制定,主持和参与编制了8项国家、行业标准及6项企业标准,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安全发展。创建了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发起成立了河南省煤炭学会防突专委会、通风安全专委会。

  Q2: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将来会瞄准何种领域、担负何种任务?对国家、区域、河南或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重大意义和作用?

  成绩是褒奖更是继续前进的基础。未来,任重道远。

  学科将瞄准“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双零”(零死亡、零排放)为目标,围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生产体系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力争将学科建设成为安全学科全球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全球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传播优秀文化和社会服务的示范基地。

学校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工作会议现场

  一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瓦斯地质理论,创新发展瓦斯地质理论与技术,研究深部和构造突变等复杂地质条件煤系区域瓦斯地质规律,形成深部瓦斯地质理论和技术;开发全国瓦斯地质信息系统,建立全国瓦斯地质信息数据库,打造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分析决策技术支撑中心,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智能开采研究院

矿业研究院揭牌

  二是研发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深部资源开采动力灾害主控因素以及致灾机制,研发煤矿瓦斯爆炸抑爆减灾关键技术与装备,构建动力灾害监测和预警模型,建立集风险感知与辨识、监测与预警、减灾与应急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重大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和智能化监管平台。突破资源开采领域的重大灾害防治技术瓶颈,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三是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以“零排放”理念为指导,研发深部低渗煤层气(煤系气)资源开发技术体系与装备、制定废弃矿井瓦斯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技术规范,解决煤系气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难题,形成我国煤层气(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理论、技术及装备体系,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四是服务公共安全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防控、消防与应急救援技术、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动力学演化规律等研究,构建突发事件风险管控与应急救援体系,结合全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发挥学科在公共安全领域人才培养、政府决策智库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我国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水平。

  Q3:河南理工大学如何集中人才和资源优势,共同建设该学科?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科将在学校、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健全领导和管理体制,成立“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各职能部门根据“双一流”创建相关工作要求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学科将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安全类教指委委员等专家组织的作用。

  (二)加大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作为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项目建设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办学资源配置,优先满足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人才引培、招生指标、科研用房等需求。

  (三)推进综合改革。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制度,营造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政策环境。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完善以原始创新为导向的绩效奖励方式。加强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四位一体运行模式。改革学科科研组织模式,深化学科科技评价改革,完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突出学科在学院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学院和学科团队的活力。深化开放办学机制改革,搭建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新平台,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水平,推进留学生招生多元化。

学校召开博士点培育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

  (四)优化基础条件。推进信息化水平建设,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统筹推进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为一流学科建设所需的现代化手段提供支撑。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成立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领导小组,推进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建设,优化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功能,为学科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创造便利条件。完善基本建设,争取政策支持,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的环境和安全条件,重点建设安全与智能开采实训中心,优化现有产业研究院的布局和功能,为一流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办学空间。

河南省煤矿区地面井抽采产装备

  Q4:谈一谈对未来的学科建设的规划以及思考。


  学科负责人高建良

  学科坚持“四个面向”,以“汇聚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组织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抓手,围绕“双零”(煤矿零较大事故、瓦斯零排放)和提高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核心目标,突出矿山安全学科特色,大力向新能源开发、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应急救援等研究领域拓展,通过三个建设周期(三个五年计划),最终达成在深部瓦斯地质理论、煤岩复合动力灾害防控、煤系气开发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引领世界能源与安全发展科学研究,在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深地能源安全开发、温室气体封存等方面取得领先地位,为国家“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的力量。

团队合影

  方向引领,实施立德树人三大工程。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党建引领、师德铸魂和思政提升三大工程,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引领、组织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以争创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双带头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力推动培养方案内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作用,引导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营造浓郁的全员全方位思政育人氛围。

  提升内涵,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工程、国际化培养工程、教学硬件改善工程和教育质量保障行动等,加强学科专业软硬件和内涵建设,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安全发展和河南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通过加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投入力度,以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为目标,通过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工程,推动学科产出一批代表性创新成果,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扎扎实实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做出贡献。

  引育并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的引育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发挥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为指导,实施顶尖和领军人才引育计划,青年教师提升计划,优秀博士、“双师型”人才引进计划,优秀团队培育计划,不断优化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造就优势突出、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抢抓机遇 集全校之力将两门学科打造成“一流”学科


  “聆听了省委工作报告,感到令人振奋、深受鼓舞。” 10月27日,参加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党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报告丨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部署

  报告全面总结了近五年来全省取得的成就,科学确立了“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战略举措等。报告既贯彻落实了中央的决策部署,也紧密结合了我省的工作实际,又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前瞻性,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报告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部署,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首次提出要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晋位升级,加强‘双一流’第二梯队建设,推动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邹友峰说,这些部署不只停留在报告中,更体现在省委的实际工作中。

  机遇丨河南教育和科技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邹友峰说,楼阳生书记6月1日到河南工作,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先后到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视察,提出要大力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的“双航母”,并协调解决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建设问题;主持召开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座谈会,研究部署我省高校“双一流”第二梯队创建工作;到省科学院和农科院调研,提出要重振、重建省科学院和省农科院,筹备召开全省教育科技创新大会;还亲自谋划并参加了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实验室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

  “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河南教育和科技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邹友峰说。

  优势丨两个学科全国排前三 对“一流”学科创建信心足

  邹友峰介绍,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煤炭勘探、开发、利用为主发展起来的高校,其优势和特色与煤息息相关。比如说,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河南省唯一的A类学科,全国排在第三位。

  “从煤矿瓦斯储藏、瓦斯的吸附与解析、煤与瓦斯的突出与爆炸、矿井通风到瓦斯的地面和井下抽采、瓦斯的利用等,我们都有一流的团队致力于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 邹友峰说,河南理工大学获得的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是这个学科获得的。今年4亿科研经费中,有一半多是这个学科拿到的。这次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被遴选为“一流”创建学科,我们将集全校之力、凝全校之心,把这两个学科建设好、发展好。

  调整丨构建“优势学科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新型学科学院形态体系

  邹友峰透露,为把河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将调整优化专业学科学院布局,坚持需求导向,面向未来产业发展,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优势学科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新型学科学院形态体系。与企业、研究院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建、共享国家和省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

  推进“院办校”改革。在“双一流”创建学科所在学院试点,扩大二级学院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自主权,激发二级学院发展内生动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探索学部制改革。聚焦一流学科创建目标任务,整合相近学科学院资源,开展学部制改革试点,组建安全与能源工程学部,着力解决煤炭安全绿色生产和煤层气、页岩气开发中的重大关键难题;成立测绘与信息工程学部,着力解决空天地数据的获取、图像解析、大数据处理及应用中的难题。

  建议丨支持“双一流”第二梯队创建高校在郑州举办研究院

  此外,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向学部、学院和研究院充分放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引育并举”,加大高端人才和团队招聘力度,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队伍。

  邹友峰建议,河南省高校“双一流”第二梯队创建工作方案的文件能够尽快下发,相关政策、资金等尽快到位。

  支持“双一流”第二梯队创建高校在郑州举办研究院,引进、稳定和用好高层次人才,更好地为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622997 2022-05-27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