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京开幕
2021-09-17 10:18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1年9月17日上午,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中国工程院一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大赛举办方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承办校清华大学代表以及教育部理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京高校及参加总决赛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开幕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加强新工科人才培养、推动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大赛聚焦育人、育才、创新三大核心要素。坚持立德树人,在工程“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实践”和“创新”,增强工科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爱国爱民、实学实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覆盖广,高校参赛规模创新高。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在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基础上升级为综合性赛事,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广泛的高校工程实践与创新盛会。本届大赛共有来自690所高校、1.9万个团队的6.6万名大学生参赛,其中267所高校、601个团队的2404名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与上届总决赛相比,高校数量增长80%、参赛人数增长74%。

  赛题真,构建基于工程实际的赛项体系。

  各赛项引入行业产业发展的真实需求、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真实案例,探索构建符合新工科特色的竞赛体系。大赛按照“大工程基础→学科综合创新→跨学科交叉创新”的构架,以“需求驱动”和“技术应用场景创新设置”为导向,紧贴国家工程领域发展前沿,融入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国际化元素,设置了工程基础、“智能+”、虚拟仿真等3个赛道、11个赛项,涵盖基础工程设计、人工智能赋能的机电综合系统设计、重大装备设计、工程管理与决策、数字化新媒体、工程文化知识等领域,贯穿从基础工程素养到综合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教育场景。

  形式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

  大赛首创竞赛社区模式,参赛团队以市场主体的角色进入竞赛社区,借助竞赛社区提供的各类资源,完成在线学习、工程任务的系统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制造、技术协作、知识产权保护、公益服务等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决赛作品的设计、制作与调试,并设置竞赛社区。通过“虚拟社区货币”体系将设备、材料、人力等各类资源量化,并通过线上系统对现场实践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与比较,自动形成对参赛团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结果。大赛推动各高校探索将“竞赛社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内外学习实践过程,形成“开放分享、注重协作”的师生协同众创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记录学生课内外实践过程数据,结合教学目标与工程实践环节的对应关系,系统研究以“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成绩评价与持续改进体系。

  成果实,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取得实效。

  大赛立足现场实践、突出工程特色,比赛时均需学生现场调试、现场运行、现场实物展示,学生不仅要“想出来”,更要“做出来”。多年来,大赛培育了一大批重基础、敢创新、强实践、有担当的“实干青年”,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路线新颖、产业前景广阔、社会价值突出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涉及智能制造、重大装备、航空航天、智慧出行等国计民生相关领域,磨砺了青年学子潜心钻研工程问题、灵活运用前沿技术、大胆探索产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未来,大赛将继续围绕服务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服务新工科综合改革、服务制造强国建设,构建理论实践融通、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创新的综合性育人平台,打造高等工程教育的创新盛会和改革引擎。

  据悉,本届大赛以“守德崇劳,工程创新求卓越;服务社会,智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清华大学承办。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创性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全国26个赛点实时同步的“分布式云竞赛”,将决出500余项金、银、铜奖和单项奖。

  总决赛同期举办了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成果展,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数十所院校的四十余项大学生工程创新成果进行了现场展示和演示,涉及波浪发电机、基于5G的远程驾驶平台、立方卫星等项目,展现了当代工科学生实学实干、创新创造、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4-18 12:59
贵州教育发布 2022-04-01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