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寄语毕业生:要扛起“粮安天下”的重任
2020-06-24 16:32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6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受疫情影响,毕业典礼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仅少量在校学生现场参加,更多毕业生通过线上直播参与毕业典礼。

  “离时一片雪,归时万家忙。”校长孙其信以校园内一幅标语为引,回顾了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从始料不及到全民应战取得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他表示,学校几经波折、周密安排,特别准备了这场不同寻常的“云端”毕业典礼,并向在特殊时期、克服各种困难顺利毕业的2020届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

“疫”失·“疫”得·“疫”思

——在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 孙其信

(2020年6月23日)

亲爱的2020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

  在来毕业典礼现场的路上,奥运场馆前“离时一片雪,归时万人忙”这两句标语引起了我的注意。2020年对我们所有人而言,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对即将毕业的你们更是如此。今天,学校举行这样一场不寻常的“云毕业典礼”,我相信,这场特殊的毕业典礼一定会给你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由于北京市疫情出现的新变化,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很多同学无法回到校园,不能来到现场。我知道,大家都希望能身穿学位服在校门前留念,希望能和父母在校园里走一走,希望能和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值得欣慰的是,今天有近100位毕业生代表来到了现场,他们是全体毕业生的代表。看到他们,我感到就像5000多名毕业生都在现场一样亲切。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同学和你们的家人在疫情中经历的各种艰难表示慰问,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各位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春去夏至,时节如流。一场始料不及的疫情,让人毫无防备,来势汹汹。大家可能很少有人在北京亲身经历过2003年“非典”疫情,当时全球的感染人数有8000多人。今年的1月20日,当新型冠状病毒被证实人传人后,我曾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这次疫情不要超过非典的流行规模。3天后,当党中央决定武汉封城的时候,我们都期待着在春暖花开之时,同学们能够顺利返回学校,开始正常的学习与科研活动。但是,这个诡异的病毒正在颠覆所有人的认知。3个月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从3月底开始,学校的师生员工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为大家的返校和毕业做好各项准备。但是,始料不及再次降临。6月11日,北京市结束了连续50多天无新增病例的历史,新发地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警报再次拉响。按照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学校临时决定举办这场中国农大115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云毕业典礼”。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全民战争中,每一位同学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和奋斗者,这必将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宝贵经历。

  杜甫有一首诗叫《偶题》,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曾国藩有一句话:“得不足喜,失不足忧。”《左传》亦云:“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坦然面对得与失,才是人生大智慧。这场疫情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失去也意味着另一种获得,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失观和舍得观的精髓。今天,我想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对“得与失”的体会。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在疫情中的损失可以说是巨大的。那些牺牲的抗疫烈士和遇难同胞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中国经济同样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重大挫折。据估算,这样一场尚未结束的全球性疫情,将会导致全球16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大家都知道2008年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的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仅有10万亿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前不久闭幕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讲过这样一段话,我深有感触。他说:“冠状病毒夺走了我们很多东西,但也留给了我们一些东西:它提醒我们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并带来了一个共创未来的机会。……让希望成为克服恐惧的法宝,让团结一致成为战胜分裂的法宝,让人类的共同精神成为战胜人类共同威胁的法宝。”面对这样一场全球性重大疫情,我们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国家都失去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这场疫情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我们见证了中国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制度优势。自信是民族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将命运掌握在手中的坚实底气。我们反复讲“四个自信”,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纵观疫情发生以来的全球形势,我们看到了中国取得的巨大成绩,也看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病毒肆虐、人权危机等乱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凭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中国一定能成功化解这次危机,彻底战胜疫情。大年三十前一天,拥有千万人口的“九省通衢”武汉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人民正常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西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做到。最近,北京突发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北京市采取的果断举措。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如何做好常态化防控,北京为全国乃至世界树立了典范。面对疫情,白衣天使、人民军队、科研先锋、基层干部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十天内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雷神山和迅速大规模改建的方舱医院,成为西方学习和效仿的样板。我特别注意到,有一位来自陕西秦巴山区的高三毕业生,在武汉已经封城的情况下,瞒着家人几经辗转来到武汉郊区,做了2个月的志愿者。中华民族的这种优秀品格,中国应对疫情的精准防控,真正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效率,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

  我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坚定执政理念。中国疫情防控率先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个根本的理念是,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更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自信。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在《霸言篇》中就曾讲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沉着应对、果断决策,不惜一切代价,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在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根深蒂固的种族矛盾彻底爆发,因为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种族主义对抗,进而升级为暴动和骚乱。与此同时,声援美国反种族主义运动已经延伸至全球各界。英国的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在6月8日宣布将推迟一天,于6月10号出版当周期刊,以此声援反美国种族主义歧视运动(Black Lives Matter)。对比之下,作为中国公民、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为拥有这样一种优秀的中华文化感到无比自豪与自信。

  我们见证了中国应对和战胜危机的雄厚经济基础。疫情让我们清醒的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重要性。经过新中国成立70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也是目前被联合国认可的,拥有全部39个工业大类的唯一制造业大国。同学们应该还记忆犹新在疫情爆发之初,稀缺的口罩已不仅是普通商品,而是满足特殊时期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战略物资。一些发达国家,甚至经济大国,也没有办法满足民众对口罩的基本需求。紧要关头,中国第一个启动了庞大、健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政府积极组织协调企业复工复产、扩大产能,增加供给、调节市场,不仅有效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和普通民众的防护需要,还向全世界输出几十亿只口罩,为保障全球抗击疫情“生命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银行在今年的6月发布的2020全球经济展望中提出,今年全球的经济预计将平均下降5.9%。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会下降9.1%,欧盟会下降7%以上。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估计是所有经济体里面极少数会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依据就是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见证了科学技术支撑战胜疫情的“硬核”力量。科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在这次疫情防控战争中,科技创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全方位支撑作用。我记得2003年“非典”发生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知道病源是什么,因此无法从源头上阻断疫情蔓延。这次疫情爆发后,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溯源到了病毒源头,并向全世界公开了病毒的基因序列。西方国家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公开的病毒基因序列开始了疫苗的研发。中国作为担当负责任的大国,主动分享全基因组序列,主动向世界公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药物筛选结果,主动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开展科研合作。

  我们见证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示范。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今日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更是世界之中国。在我们得知日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不足后,在自身面临疫情严峻挑战的时刻立即紧急向日本捐赠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华章。然而西方一些国家不断编造疫情传播阴谋论以及一些突破底线、道德沦丧的造谣与中伤。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歪曲事实,不但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反击,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在共同抗击疫情斗争中,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不断加强和深化。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充分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全球团结一心共同战胜疫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示范。中华民族所展现的独特优势、独特作为、独特担当赢得了世卫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一切友好国家、各界有识之士和普通民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同学们,这次疫情是新时代青年的“成人礼”,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赴后继、为国奉献的“里程碑”。你们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参与者,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这场疫情过后,还有许多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我想与你们一同分享三个关键词,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思考谋划属于你们的未来。

  面对未来,要坚持“多难兴邦”的奋斗。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印刻着洪水、干旱、地震、瘟疫等灾难的记忆,而每一次灾难又是对民族精神的凝练和升华。多难兴邦,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磨石刀”。中华民族就是在与灾难的不断斗争中,宏伟阔步走向复兴与繁荣。经此一“疫”,中国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攻坚克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当今这个时代,既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每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都应把家国情怀融进青春理想,用责任与担当为青春增色,让青春在磨砺中出彩,在奋斗中升华。

  面对未来,要坚定“自主创新”的自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日新月异,各个领域相互连接,跨界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动着社会变革。邓小平先生曾有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果科学技术被卡住脖子、受制于人,就必然要挨打。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对中国两个企业采取了非常极端卑鄙的措施,一是制裁中兴,二是打压华为。但是这两个企业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华为坚定不移地依靠自主创新成功抵挡了西方国家的打压,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为中华民族争了气。当前西方国家依然通过关键核心领域的“卡脖子”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但是这些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定自主创新的自信,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将中国这艘巨轮推向前进。

  面对未来,要扛起“粮安天下”的重任。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有过许多重要指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大局稳定,粮食和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这是因为中国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有充分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能力,有强大的农产品物流通道。未来的中国,当经济实现伟大飞跃,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的时候,依然要确保粮食安全。所以每一位中国农大的学子,如果等到你们成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者时,能够挺直腰杆、坚定自信地说出“中国的粮食是安全的”,我将为你们感到骄傲,母校将为你们感到骄傲,全国人民会为你们感到骄傲!

  最近,欧美流行着一首中国歌曲,就是上世纪80年代由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亮你我。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掩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优美的歌曲带着古典的意韵和浪漫,阐述“真情”是永恒的。

  亲爱的同学们,中国农业大学是你们成长的沃土、起航的港湾,也是你们温暖的家园、坚强的后盾。请带上学校的真情,迈向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未来,衷心的祝福同学们!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6-14 11:37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6-10 14:07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6-02 11:25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