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武汉大学线上“开课”第一天。课表上的各门课程如期亮相,教师们化身网络主播,直播间就设在教师所在的异地、国外、山村,或者抗疫一线的战场上。
武汉大学全心谋划教学工作,时刻铭记“大学的根本是培养人”。截至近日,武汉大学开出线上本科教学课头数4110门,1848名教师授课,学习学生共计23182人、204067人次;研究生课头数689门,在线教学率达95.17%,公共必修课在线教学率达100%。疫情期间,教师通过各种方式陪学伴研,确保学生宅家学习效果不减。
医者亦师者,树立神圣榜样
疫情面前,武汉大学附属医院成为战“疫”主力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同时承担着雷神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抗击任务,此外还负责多家疫情定点医院的支援与指导工作。他们带着新时代高校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神圣职责,怀着治病救人、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坚决守护人民健康与生命。
进入新学期后,附属医院的医生们在“医者”之外,履行起“师者”职责。2月17日,武汉大学医学部的3270名本科生,在网上课堂与他们日夜牵挂的老师“相见”。
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汉兴,在抗疫一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痊愈后隔离观察。正月初五,他收到学校下发的网上开课通知,主动请缨,为临床一线的同事分担教学工作,主讲这学期的本科生神经病学课程,并发挥信息技术特长,辅助学院制作视频录制攻略,远程辅导老教师录课。
刘汉兴的这份坚守,与妻子田钰如出一辙。田钰是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急救中心护士长,至今坚守岗位。夫妻俩一个战斗在ICU,一个战斗在隔离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医护伉俪的爱国情怀。
疫情时期,临床学院的医生们,除了医者身份,他们还是教师、医生家属、党员突击队成员、志愿者等。在每一个角色的主战场,他们都发挥超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吴开松教授,白天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晚上进行课前准备、录播教学视频;检验科李一荣教授、郑芳教授刚刚完成实验室新冠肺炎诊断检测,来不及喘息一下,就开始了直播;超声科周青教授、皮肤科雷铁池教授在坚守临床一线的同时,精心准备各种教学资源;“损伤与反应”课程的主讲教师刘焰结合炎性风暴,讲述了自己救治危重病人的经历。
师者,也是医者。他们是疫情抗击中勇敢的逆行者,是医学生成长路上的提灯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给医学生树立了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在武大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医学研究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向学院提交“请战书”。学院经过深思熟虑,把他们派上战场,叮嘱老师们为准医生上好这一门实践课。
2018级呼吸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赵东和同学们走向战场,发出新时代青年的强音,“我们既是‘准医生’,更是共产党员,此时此刻我们义不容辞。”
儿科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们,与老师们一起,日夜守护在患儿身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与老师并肩战斗,我们有信心!”2017级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宏达说。
前赴后继,绝不退缩。他们,成了很多病人眼中点燃希望的那盏灯。
疫情当教材,担当融入教学
现实就是最鲜活的教材,能激起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武汉大学的教师们将疫情变成教材,将责任担当融进专业教学,让线上课程成为生动的专业课和深刻的思政课。
“假如每个社区(小区)都要设计临时的隔离空间,怎样兼顾空间设计、患者心理关注、建筑创意、交通流线等需求?”城市设计学院青年教师周俊为2019级建筑类本科生讲授“建筑设计基础”时,将本学期的课程主题确定为“事件与空间——‘新冠肺炎’社区隔离空间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
1665年,伦敦暴发鼠疫,剑桥学生牛顿暂避老家。躺在老家的苹果树下,牛顿被苹果砸中,有了后来的万有引力定律。“瘟疫不见得全是坏事,也许能开启重要的科学发现。同学们在此期间,有新的发现吗?”国家教学名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通过“历史上的著名瘟疫事件”开篇,引导测绘学院的大一学生思索:在抗疫时期学习人文导引,独特的意义在哪里?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孟颖颖在“公共危机管理”课程中,带领学生对疫情期间的公共危机管理展开研讨。孟颖颖的同事周晓明副教授,与学生们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际法提出了哪些挑战。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通识课“微生物的世界”,涉及新型冠状病毒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烈讨论……
疫情暴发后,武大测绘学院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公共安全团队的20余人,投入到了紧张的科研之中,每周一次线上例会,研究如何采用GIS技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服务疫情防控。
测绘学院2019级研究生吴冲是该团队的编外成员,春节期间,他发挥专业所长,用短短3天时间完成了一套疫情防控与病情监测系统,并已在贵州三穗县试点应用,满足政府“外防增量输入、内防存量扩散”的疫情防控需要,“这套系统不仅能有效减少排错、排漏,帮助地方政府提高排查检测的工作效率,还能实现更加严密的防控措施,科学地提高防控效果”。吴冲跟团队里的老师们请教,进一步优化软件,希望将其做成应急管理平台,在疫情过后继续发挥作用。
隔着山与海,如约“课上见”
“今晚我就像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头戴着耳麦、手拿着鼠标,通过QQ将通识课“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信息,传递到了全国各地160位同学的身边。”水利水电学院谢平教授的调侃,让同事们莞尔一笑。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老师们阻隔在四面八方,如何“搭建直播间开始上课”变成一个现实命题。
首先面对的是技术难题。对许多老教师来说,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线上授课,“老”教授面临“新”挑战。他们习惯了纸质化的阅读研究、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并不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学校推出《虚拟教室上课简易操作流程》,各学院自制“攻略”,教师们团结起来互相帮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59岁的陈芳老师,利用手机和借来的平板电脑,在年轻老师的帮助下首次“触屏授课”顺利进行,取得了如期的授课效果。
珞珈在线虚拟课堂、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学习通……老师们善于总结,资源共享,成功摸索出预案应对网课平台拥堵,学生们自觉担任“监督员”,转场时指挥调度,网络教学越来越顺畅。
“老师太会了!”“老师太讲究了!”“感觉老师这个操作过于熟练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尹君老师在给八年制学生上“神经科学”课时,采用的平台很稳定,自身操作非常熟练,甚至在课间播放大白系列的眼保健操,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客观条件上的不便产生不少故事。历史学院年轻教师吴兆丰在经历了连夜送父亲去合肥住院、赶回村里遇到停电之后,紧张得胃都痛了,好在开课前来了电,吴老师如有神助,两节课一气呵成。信息管理学院吴永贵教授被阻隔在乡下老家,在第一次课中,他除了顺利直播精心准备的课程,还意外直播了乡下的鸡叫。
一名学生给吴永贵留言,“这鸡叫得中气十足。”吴永贵幽默地回应,“这是一句饱满有力的评语,我愿意把它看成一个隐喻,不管是在鸡的王国,还是未来人的世界。”
被阻隔在乡下的授课教师的网络课堂,会有不经意的“野趣”增加笑谈,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平添一份亲近。而在远隔万里、带着时差的外教课堂上,师生获得了新的体验与思考。
哲学学院的托马斯·贝施(Thomas·Besch)教授在澳大利亚的家中,无法返回学校。这一学期承担了两门研究生课程,其中一门是“专业外语”。托马斯将班级拆分为四个小组,每组5—6名学生,授课时间按照每组半个小时进行分配,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托马斯教授称,他效仿了在牛津大学读博时小组指导(Group tutorial)的教学方式。
“虽然相隔万里,看到托马斯教授的那一刻,非常亲切。我们保持着一贯的认真、活跃和思考,跟以前一样。”哲学学院研究生吴航说,顺利开启的第一课让他仿佛回到了熟悉的校园。
老师们从一周的教学体验中,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线上技术改进线下教学。文学院副教授肖圣中认为,线上授课优点较多,比如,学生可以反复观摩视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多,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当下很多学生在实体课堂不敢不愿表达,但在线上课堂却很活跃,这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一种发声方式,也是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趋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