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9〕第28期
中国农业大学聚焦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探索构建扎根农村、覆盖全国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模式,为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指导和技术示范。十年来,依托在河北曲周、云南镇康、吉林梨树、陕西洛川、山西吕梁、山东莱西等地建立的127个“科技小院”,大面积推动小农户增产增效,为脱贫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
开展人才扶贫,将人才培养与农村建设有机契合。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培养计划,充分利用“科技小院”深入农村一线的优势,将业务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与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服务“三农”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探索“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实践—理论—实践”三段式培养模式,研究生录取后暑期住进农户家中,进行一个月新生培训,加强对“三农”实际和生产问题的认知;开学后进行一个学期理论课程学习,并围绕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设计课题;其后两年与导师一起驻村,围绕当地产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自2009年起,先后有291名研究生和47名导师参与到全国各地“科技小院”,开展教学、科研、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36篇,编写《广西香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专著8部,研发“枣树专用棒肥”等产品6个,获得发明专利18项。
开展科技扶贫,将“输血”与“造血”紧密结合。聚焦影响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产出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在各地研究、引进、校验并推广小麦、玉米、水稻、西瓜、苹果、菠萝、香蕉等45种作物高效生产新技术,累计应用3770万公顷,参与农户2090万名,增加粮食生产3300万吨,减少氮肥用量120万吨。建立多元化科技培训方式,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农村街巷、田间地头等不同地点,采用“科技长廊”“科技小车”“科技胡同”“田间观摩”等方式普及农业技术,让师生在农民身边进行技术指导,破解农民与科技人员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难题。十年来累计编写农民培训教材276套、建设“科技长廊”24处、制作宣传展板600余幅;开展田间观摩100余场,实施农技培训近2000场,受训农民近20万人次,通过新技术培训和新理念传播,有力提升了当地农业科技水平。
开展产业扶贫,将政府政策、高校力量与企业资源充分整合。针对小农户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等问题,先后与29家科研院所、63家合作社、37家企业开展合作,打造“科教专家—政府推广—校企合作”多元化参与扶贫模式,首先在河北曲周和云南镇康试点探索,并逐步在北京密云、吉林通榆和陕西洛川等地应用推广。在河北曲周,协助地方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保证每家企业和项目背后至少有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作技术支撑。在云南镇康,推动龙头企业与地方签订“肉牛养殖与屠宰”“蛋鸡养殖与鸡蛋深加工”“中草药产业化”协议,加速地方农业产业化。在云南勐腊河边村,基于当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打造旅游经济项目“瑶族妈妈的嵌入式客居”,使河边村2018年户均增收达1.3万元,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牵头成立全国涉农高校“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共建研发团队,将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开展党建扶贫,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成立“科技小院”校外党支部,落实党员学习、积极分子考核、联系群众、“三会一课”等制度,保障“科技小院”党员发展、培养和考察等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校地支部联合开展红色“1+1”活动,组织师生党员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党史竞赛、农业知识竞赛等活动,既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又广泛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加强乡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联合当地妇联创建“三八学校”,开展农业生产培训和生活指导,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生产技能,建设文明乡风。以“科技小院”党支部建立及党建工作开展为基础,不断扩大校地党委合作,学校党委与云南镇康县党委采取“基层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方式,捐献党费200万元,依托当地“科技小院”设立7个党建扶贫项目,推动忙丙乡和木场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