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兰州大学校友集体返校,共庆百十兰大
2019-07-29 11:24
兰州大学
作者:

  故园入我梦,明我长相忆。7月28日上午,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年集体返校活动之“重返校园”开学典礼和“归来少年”第一课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举行。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校长严纯华、副校长范宝军以及来自天南海北的校友参加开学典礼,大家重温兰大求学时光,再叙师生同窗情谊。开学典礼由袁占亭主持。

  夏日的兰大校园,草木葱郁,鸟唱蝉鸣。天南海北的兰大校友们相聚一堂,忆往昔峥嵘岁月,共庆贺百十兰大。随着兰州大学宣传片《至公之路》的播放,校友们纷纷落座,看着宣传片中熟悉而亲切的画面、生动而辉煌的愿景,勾起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大家感慨万分。

  开学典礼进行时——我们仍旧是少年

  “开学典礼”上,袁占亭书记对从五湖四海返回母校的校友们表示欢迎,欢迎校友们回家!他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他表示,校友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依靠。希望校友们在未来发展中,树立人类情怀、家国情怀,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将个人梦、兰大梦融入中国梦。树立服务国家、奉献国家的理念,致力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在不同岗位做出个人贡献。坚持关心母校、支持母校,在学校发展中多提意见建议,助力母校发展。持续精准宣传母校,以自己的声誉和贡献铸造学校的品牌和形象,提升学校美誉度和知名度!他说,兰大是我们每一位兰大人的兰大,永远是我们共同的家,永远是我们广大校友们的坚强后盾,永远为大家敞开大门。当任何校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学校一定会站出来给予支持和帮助,扮演好家和父母亲的角色。

  严纯华从近年来学校发展情况、未来一段时期工作思路、校友工作总体情况、校庆工作四个方面向校友汇报了兰州大学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学校始终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激发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以“三个主动”为导向,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学校将继续坚持内涵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校区功能定位规划,同时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推进生态创新城建设,为兰州大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校友工作方面,学校会继续围绕校友需求,不断探索服务校友新方式,不断赋能校友工作,汇聚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他还向返校校友介绍了后续即将开展的校友工作。学校将构建校友家园,加强校友组织自身建设,建立联络校友新机制,构建全员联系校友工作新格局,同时要围绕校庆活动,做实“校庆年”,办一个有兰大特色、在精神上心理上引起激荡和共鸣的110周年校庆。

  1986级化学系博士谭仁祥校友代表返校校友致辞。他代表广大校友向母校的110周年华诞致以衷心的祝福,向多年来一直在母校辛勤耕耘的老师和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求学期间终身难忘的回忆。他表示,百十年艰苦奋斗,百十载风云变幻,饮水思源,母校是我们家庭美满、事业发展的源头所在,希望广大校友们能够心怀感恩之心,常回家看看。

“归来少年”第一课——“读书·传承·追梦”

  开学典礼后,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学习委员刘同昌回忆了自己上学时发生的趣事。随后,一声“起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并大声喊出“老师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维平老师走到讲台,从读书,勇攀巨人肩膀;传承,共享兰大辉煌;追梦,放飞事业理想三个方面为各位同学绘声绘色地上了开学第一堂课。

  课堂上,王维平老师引用《培根随笔》里所记录的“读史使人充实,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给学生们介绍了自己从实践中总结的读书定律、读书方法。他说,不同的书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并劝勉大家一定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读书成为乐趣,而不是负担。

  王维平老师分别介绍了文化的类别、文化的品格,并总结了表征兰大文化形象的“五个一”:一堂即兰州西关至公堂,是兰大人的记忆表征;一塔即学校图书馆钟塔,是兰大人的风骨表征;一湖即本部校区毓秀湖,是兰大人的情怀表征;一山即榆中校区萃英山,是兰大人的胸怀表征;一院即榆中校区将军院,是兰大人的浪漫表征。

  课堂上老师引经据典、大家掌声不断。王维平老师最后根据自己的经历抒发了人生感言。他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玉汝于成、积微成著、夙夜在公、虔诚勤勉、栉风沐雨、笃志躬行,迎接所有挑战和机遇,直面一切困难和问题;希望每位同学在生存和生活的人生旅途中书写属于自己生命的华章,在自己坚守和拼搏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奋斗的力量。

  至此,温情满满的“重返校园”开学典礼和 “归来少年”第一课落下帷幕。身影错落,不是错过,不可同行,但可同心,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们,又将奔向天南海北,步履不停,续写属于兰大人的新辉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