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我国数理化国际奥赛一如往年,取得了累累硕果。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4名参赛队员全员摘金,包揽前3名。自首次参加第1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以来,中国队至今140名选手,107人获得金牌,29人获得银牌,4人获得铜牌。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5名参赛队员包揽个人成绩世界前五,全员摘金,在总分、理论、实验和团体4项中均排名第一。自中国队1986年首次参加国际物理奥赛以来,178名选手取得146金、21银、9铜的优异成绩。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国队6名选手参赛以全员满分的成绩,取得总成绩世界第一的好成绩,总分超过第二名 44 分。中国队继美国之后成为IMO史上第二次全员满分的国家。
在国际奥赛上,中国队常常碾压其他国家代表队,可谓当之无愧的奥赛强国。然而另一方面,常常被人提及的痛点是,在代表数学界最高水平菲尔兹奖中,只有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两位华裔数学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回到困扰教育界已久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在通常概念的杰出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两个难点。基础教育和本科阶段学生面临着相当强的筛选和竞争,甚至出现内卷,使很多人失去了发挥想象和自主创造的时间,被课业和考试填满。尤其是数学、物理等早慧学科。在《看天下》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北大数院教授宋春伟提到,“很多时候在课堂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追求更高的分数、更高的排名中,无缘接触到优美的数学,低层次‘内卷’使得许多人难以真正体会数学之美”。
另一方面是全科教育和出于公平选拔目的的考试要求学生综合协调各学科,严重的偏科或者花大量时间仅钻研某一领域不适合升学,这使得部分在某一领域有创新思维的考生,容易在目前极为水平化的总分录取情况下,以细小分差与理想院校或专业擦肩。
2022年,被称为“韦神”的90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频登热搜,成为众人膜拜和追逐的对象。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北大副校长张平文在谈到北大数学系的天才时曾这样说:“我们数学学院的学生超过一半是通过数学竞赛招的,我们不是考察他在中学的数学能力,而是考察他的数学天赋,因为如果一个学生将来要做基础数学,最重要的能力还是这个人的天赋,基础数学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此外还要有情怀,因为基础数学的研究是靠情怀驱动的,不能跟我们油盐酱醋混杂在一起……因此,我们第一是要把这样的人找到,第二是要保护他们,第三是让他们有成长的环境。这些人不是你培养的,你是要营造一个环境,让他能够成长,我觉得用‘培养’是不准确的,因为他是靠天赋、靠情怀自己成长起来的。”
北大数院田刚院士也曾公开说:“在北大数学学院,我们最好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过竞赛或者自主招生招收进来的,他们通常有更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也对数学更感兴趣,所以后期的发展也更好。相对来讲,高考成绩反而并不能预测学生的未来发展。”
顶尖高校更倾向于招收竞赛优秀的高中生,拔尖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拥有独特的天赋和成长轨迹,外界能够做的更多是发现、保护、提供环境,而不是培养。
对于拔尖人才的选拔和保护也需要尽量提前,例如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将招生范围扩大至初中三年级。
据《光明日报》报道,丘成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什么要小孩子?因为他没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墨守成规的观念。我发现不少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满脑子就是固定地跟着人家走,有一种瞻前顾后的心态:怕交不上卷子、完不成课题、毕不了业。相反,小孩子不会有这些杂念、顾虑,会更勇于在真问题上探索。”丘成桐表示,把招生对象放宽到初三年级,除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较,是一门“早熟的学科”之外,这种“无所顾忌”也是他更为看重的学生素质。
“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之所以要将招生的年龄段提到甚至初中阶段,也正是由于目前中考、高考选拔性逐渐降低、水平化不断上升,区分度不明显,对于具有天赋的少年来说,不断进行考试需要的重复训练是一种束缚。
此外,由于受教育水平整体提高,加之考试改革整体趋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导致出现分差密集的高分通胀现象。这会让天才少年的时间和热情磨灭在这种毫厘的分差之间锱铢必较。高分通胀现象也显示出拔尖人才通道的开辟是对中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途径的重要补充。
尽早发现拔尖人才,为他们贯通培养机制,让他们发挥出最大潜质,高效提高学科知识、研究的水平,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关键。
需系统性、制度性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养顶尖科学家和学者,教育部最早于2009年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科学珠峰的攀登者。
首批“拔尖计划”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9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建立了一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学生重点培养机制。2019年“拔尖计划”十年之时,共支持本科生9800人,已毕业5500余人,98%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在基础学科和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比例达97%,48%的毕业生进入世界前50名的学科继续深造,有118人进入世界排名第一学科领域或世界公认的诺贝尔奖摇篮学科所在机构深造。
高考的标准化使得考试需要固定的题型和模式,高考的本意是在维护绝大多数人公平的准绳上,进行统一的考核,对于具有跨学科思维、交叉学科思维等创新思维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合理的选拔机制,“拔尖计划”即是对中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途径的重要补充,重在发现人才、甄别人才,畅通具有天赋和潜力学生的选拔和培养通道,给予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才华不被埋没,使社会有更多可用之才,以培育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家国情怀,能够勇攀科学高峰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学者。
目前“拔尖计划”已进入到2.0阶段。“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2020年,教育部启动了“强基计划”,选拔和培养志在基础学科的学生
“强基计划”在原本自主招生为有学科特长的考生开辟招生绿道的基础上,进一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性需求方向,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的学生。具体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此,“强基计划”相对于自主招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振兴基础学科体系的人才。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创新的基底,也是关键性技术突破的决定因素,需要学生长时间积累、沉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日前撰文指出,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绝不简单是高校的问题,更需要有系统思维,从基础教育打通一体考虑和安排。其中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确保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前提下,系统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制度。如何贴近国家战略需求,让有学科天赋和巨大潜力的学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是教育需要回答的课题。
他提醒,自然科学的拔尖人才的培养,不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必须从中学甚至小学就需要考虑。对于拔尖人才的早期发现与特殊培养至关重要。面对国家的急迫需要,尤其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急迫需要,我们有必要系统检讨一些“一刀切”的做法,在确保公平受教育权与均衡发展的前提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做好制度设计,及早发现天才少年,对一部分天才少年统筹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鼓励他们多学,多钻研,早日成为对国家有战略意义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摁住不准。
同时,由于拔尖创新人才能发挥作用多在学科前沿以及打破学科壁垒的交叉学科领域,对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不同学科之间的组织协调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贯通,乃至更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培养体系升级上都需要不断优化、不断完善。
本文版权归中国教育在线所有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李璐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