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部:中小学生需掌握这几项技能
2021-04-20 10:14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近日,有网民通过中国政府网留言“建议普法和安全教育进课堂”、“建议将地方人文知识纳入中小学教材”,教育部做出回复。

  其中,来自江苏南通的网民“珏”说:目前,地方发展依靠人才,也受制于人才,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外地人才不愿来,家乡孩子不愿留。许多本地孩子对家乡的认识不足,甚至对家乡的历史、人文等一无所知,导致缺乏爱乡情怀,缺乏投身家乡建设的思想基础。因此,建议将地方人文知识编成教材,纳入义务教育学习内容。同时,学校可采取课堂授课、实地情景教学、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美好,培育乡愁,增强爱国爱乡情怀,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报效家乡、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种子。

  教育部回复表示,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教育部已将地方人文知识纳入道德与法治、地理、综合实践等必修课中。在相关课程教材中明确地方人文知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如: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要求学生“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历史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地理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等。 此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专门留出一定比例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课时,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充分挖掘地方人文内涵,开发相关课程,丰富育人载体,增强育人效果。

  另一位来自山东威海的网民“阳光”说:建议普法和安全教育进课堂、安全急救知识进课堂。目前国家的立法工作进展成效显著,普法教育更应该跟上脚步,特别是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现实中很多孩子对违法现象认知不足,无法意识到严重性,因此做好普法、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针对社会热点及时普法,邀请警察、法官、检察官走进课堂。同时,加强学生对意外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的学习,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普及相应的安全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等,让孩子们遇到紧急状况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关于普法教育的情况,教育部答复称,教育部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要求,经过深入科学论证,对法治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为主要载体,其它课程有机渗透,确保贯穿始终不断线。在小学和初中分别安排一个学期,编写法治教育专册(各1册),对学生系统进行宪法等专题教育。其中,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各类法律法规57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政治与法治”必修模块设置“依法治国”专题,要求学生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知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基本要求,以及日常生活中基本法律常识。

  关于安全教育的情况。教育部指出,已将安全急救知识有机融入道德与法治、科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道德与法治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知道遇到危险时求助的基本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小学科学要求学生学习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等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初中生物学要求学生学习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初中体育与健康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紧急处理方法、基本掌握溺水的应急处理方法等。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应急防护能力,设计有安全使用与维护家用电器、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31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