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顶层设计。《指南》厘清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边界,解决了“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相关标准要求,对于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贯彻落实《指南》精神,需要以《指南》为引领,不断探索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举措,确保《指南》落地、落实。
一、坚持立德树人,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什么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指南》着眼于文化传承和以文化人,明确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三大内容主题,将其贯穿于《指南》始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根本要求,引导学生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不复古泥古,不盲目排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丰富其内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回归其本质要义。
贯彻落实《指南》,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义,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高度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强化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坚定“四个自信”。
二、强化系统设计,构建一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课程教材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的重要载体。《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学科安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学段各学科要在课程教材一体化落实上下功夫,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
一是要把握好学段要求。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细化确定各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目标、学习内容、载体形式等,各学段有机衔接、分层递进。二是要把握好学科要求。充分挖掘各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引领作用,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其他学科的辅助补充作用。克服学科本位主义思想,避免各自为战,形成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协同育人合力。三是要把握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把《指南》作为重要遵循,明确地方、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定位,以当地民俗、民间艺术等独特教育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活化课程内容,与国家课程形成有益补充,提升育人实效。
三、改进教学方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认
当前,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学实施上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集中体现为“三多三少”。第一,知识灌输多,内涵把握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国学经典,以机械记忆为主,不注重对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品质等的把握。第二,外在形式多,内在体悟少。有的地方和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赛、表演、展示等活动,但是浅尝辄止,过于形式主义,存在“有活动无教育”的倾向。第三,被动模仿多,主动创新少。有的地方和学校盲目借鉴一些教育经验、做法,生搬硬套,反思、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够结合实际有效转化。
贯彻落实《指南》,要在教学实施上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式,创新育人途径,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样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体设计,落实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强化实践体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气氛。引导家庭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巩固学校教育效果。调动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履行教育职能的积极性,为学校提供常态化文化服务。推动宣传、文化、广电等政府职能部门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制作一批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推出一批能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丰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体认,知行合一,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完善考评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涉及到知识、行为、思想等层面。以往以学科教育的方式来考查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做法难免会以偏概全,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科学合理考查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应以素养为导向,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在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高考命题中注重从多个纬度加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考查力度,加强学生人文底蕴、文化修养等素养考查,反映学生素养发展状况,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内容质量监测,反映区域和学校教育状况。此外,还应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纳入各地各学校教育综合质量评价重要指标。多措并举发挥教育评价导向作用,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新突破。
五、提升师资水平,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远发展
教师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关键因素,提升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践行者,有利于铸就学生精神高地。首先,选定部分师范院校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院系或专业,在部分高校相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分别为各个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师资、培训骨干。其次,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制订培训计划,针对全体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和骨干教师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努力培养一支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让具备良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成为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重要标准。最后,围绕《指南》中的内容主题和载体形式,结合各学科各学段学习特点,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上线下齐上阵等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远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等一系列宏伟目标,将文化发展问题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今天的中小学生,正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坚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培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以《指南》为引领,统筹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落实,精准发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博士后、副编审 吴艳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