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各地高校即将错峰放寒假 有学校假期超过2个月!
2020-12-21 16:25
中国新闻网
作者:

  临近元旦,国内各高校陆续进入期末阶段,学生大军返乡在即。受疫情影响,今年各大高校实施了“错峰”放假,不少高校甚至在12月就开启了寒假模式。

  高校实施错峰放假 有学校假期超2个月

  近期,国内多个省份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加之元旦春节临近,作为跨省流动人群的主力军之一,高校在校生寒假放假安排备受关注。

  针对学校的疫情防控问题,近期,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早谋划寒假和春季开学安排,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从实际情况来看,与往年不同,今年,各地高校的寒假都拉开了“时间差”,假期长短差别也较大。

  例如,天津师范大学的寒假在元旦前就会开启,根据学校安排,学生自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2月27日放寒假,假期超过2个月。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公布的校历,该校学生从2021年1月9日放寒假,2月28日返校,3月1日正式上课,假期总共有50天之久。

  中国人民大学的寒假则是从2021年1月18日持续到2月21日;对外经贸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更晚,自2021年1月25日开始,至2月26日结束,2月28日为学生注册日。

  根据武汉大学发布的公告,该校的放假时间为2021年1月17日至2月23日。复旦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也是2021年1月17日,本科生注册时间为2月28日,研究生注册时间为2月26日。

  人物同防、封闭管理……防疫措施“不放假”

  寒假放假在即,各地的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已开始积极部署假期的疫情防控工作。

  本月,浙江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教育系统冬季及寒假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冬春季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浙江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全面守住校园大门,继续严格落实校园疫情智控措施,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校园管控措施,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高度关注进入校园的各类物资特别是进口物资、冷链物资的检查和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冷链食品的集中监管、统一消毒检测机制。

  此外,浙江还要求提前做好寒假和下个学期的工作预案,有序做好学生放假离校工作,继续做好假期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即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为新学期开学的研判提供依据。

  另外,还有省份的教育部门近期对部分学校防疫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点名”。

  例如,近期,江西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召开了视频会议。会上通报了南昌市高新区部分学校防疫物资储备不足,遂川县部分学校未按要求对食堂、洗手间等公共场所定期清理和消杀。

  会议提出,要严把校门外、校门口、校门内“三道关口”,进一步强化春节假期前后疫情防控。

  此外,各大高校近期也密集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为寒假疫情防控提前敲“警钟”。

  日前,北京邮电大学召开了寒假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该校强调,要层层压实责任,做好校园封闭管理、学生离校、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物资储备、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严格离校返校审批纪律,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

  首都师范大学此前发布通知明确,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境”。各二级党组织要严格做好教职工出京审批,学生工作部门严格离校备案管理。坚持执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和“返校条件”要求不放松,加强校门“北京健康码”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验,等等。

  寒假回家注意这些!

  入冬以来多地有零星疫情出现,但根据此前国内疾控专家研判,虽然春节期间人员大流动,但只要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传播范围较广的重大疫情。

  对于假期返乡出行,疾控专家以及各地教育、卫健等部门也给出了一些出行提示:

  1、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2、规划好回途路线,简化行程,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途中避免在中高风险地区转乘交通工具,并做好个人防护。

  3、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关注居住地核酸检测证明等相关要求,到达目的地后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及辖区疾控中心报备相关情况。

  4、返乡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好口罩。

  5、出行注意手卫生,在车站、机场等场所要勤洗手。

  6、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讲究个人卫生,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

  7、过春节期间要尽量避免去室内人多的密闭空间,减少走亲访友和人数较多的聚集。

  8、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请主动详细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以便于及时排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0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