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30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19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六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高中校长、老师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作《聚焦创新力培育的育人方式变革》主旨报告。他认为,教育创新是社会创新的必然要求,创新力培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炼金术”,是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问题。
张志敏 中国教育在线/摄
“当前,整个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机器人进入人力劳动领域,取代了人类”,张志敏讲到,创造劳动将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劳动形态,也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所要从事的劳动,创新力将是人类面向未来最核心的素养。由此,他提出,如果教育还用传统的方式讲过去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面对无穷变化的未来?
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张志敏说,教育必须有所回应。面向未来,他认为教育需要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塑造学生健全的社会人格;其次是发展个性特长,规划学生专享的成长路径;第三是培养创新精神,激活学生能动的创造思维。
对于创新力的培养,张志敏说,不是无中生有的让学生想一些漫无边际的事情,一定是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激活学生思维。他认为,创新力的培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培养创新人格,即动力系统,包括好奇心、挑战性、自主性、坚韧性等;第二,培养创新思维,即智能系统,包括敏锐性、变通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第三,培养创新技能,即工作系统,包括通识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实境应用的动手能力、复杂信息的整合能力等。
另外,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张志敏提出了四个“追问”:一是关于知识存量,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若干年前的“一桶水”尚存几许?二是关于知识结构,随着学科发展,边缘学科、跨界学习已成趋势,现有桶中水的“水质”如何?三是关于教法研究,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学生的“水”非得由老师给吗?四是关于学法指导,将来学生走出学校后如何继续学习,您教给学生“取水”的本领了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