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智能时代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2019-07-19 14:14
中国教育网
作者:

  智能时代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2019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工作座谈会成功召开

  7月18日下午,在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期间,为衔接产业需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软件人才,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工作座谈会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主办,中国信息化周报承办。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黄河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北京课工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来自上海、安徽、四川、吉林、甘肃、江西、福建、山西等地的教育厅、工信主管部门代表,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领导,来自百度、新华三、擎天科技等企业高层以及参与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指导老师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创始院长陈钟主持。

图1 会议现场

  产教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


图2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在致辞中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重要制度保障,有效打通了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中梗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建设的基础。当前,职业教育进入大改革大发展时期,亟须进一步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可以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了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时候了。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教育部将从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等多个角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图3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江苏省在软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大力支持全省高校与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社会化教育机构进行专业化教育和定向培养;二是鼓励和促进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加快自主培养;三是依托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这样的公益性组织在更大范围推优选能,形成强大的人才和智力资源支撑。未来为了更好地促进软件产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更好地推动产业资源的汇聚与集约利用,将认清发展形势,树立人才先行意识,加快落实产业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多举措、多方式在育智引才上下功夫。

图4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黄河燕

  黄河燕在会上做“软件铸魂智能社会产教协推人才培养”主题演讲。智能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软件技术是智能变革的重要内在驱动,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关键支撑。高校应该深刻认识与思考智能时代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深入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方法,为国家和行业培养输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行业前沿方向,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在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一是“坚持引企入教、引企入研”,建立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二是不断完善投入与利益调整机制。三是建立校企双向教学管理机制。四是坚持思想引领,注重文化建设。面对智能时代新工科背景的新形势、新理念、新特征和新挑战,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主体,牵引软件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协同建设,共同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图5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创始院长陈钟

  有多好的智能人工,就有多好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图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陈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以“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为题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新工科应运而生。他从数据、算法、计算能力、产业等AI发展核心要素角度做了国内外AI发展对比。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方面,美国领跑全球,中美有差距,而人才是关键。南航于2018年7月2日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国际化水平高、数学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全面、实践水平强、注重交叉融合、行业特色鲜明为目标,旨在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工智能专业领军型人才。

图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

  同样重视人才培养的还有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他在现场分享“产业融入教育,AI人才创新培养”主题内容时指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迅猛,国外巨头争相布局AI基础层与技术层,而国内公司主要聚焦于AI应用层的建设。目前,中国现阶段AI人才严重不足。东软成立28年来,在政务、金融、教育、交通、社保、医疗等各个领域积累了众多项目实践,产生了大量的行业数据,为研究人工智能提供了数据基础。目前,东软已经具备人工智能的算法能力,并在智慧城市和大健康领域拥有充分的数据。而东软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拓展到了大健康、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东软集团正在打造的“1+N”人工智能业务体系。东软产业资源融入,以培养体系+教学课程+产业项目案例驱动教学、产业创新实践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培养、职业素质+面试指导+技能提升强化等更多方式助力AI人才培养。东软产教融合实践的特点是实现了与东软产业发展的高度互动。东软睿道能够结合东软自身项目管理方法、产品开发流程,形成特色课程体系、实训平台,以云平台方式服务、培养更多学员。此外,东软还通过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面向高校展开创新创业合作等方式,面向新技术应用需求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诉求提供专业化支撑,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图8 北京课工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睿

  对于人工智能教育,聚焦大学生IT人才培养的北京课工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睿也从技术、产业、人才、本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做了分析。他认为,Python不等于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不需要全面学,要有重点,知识工程、机器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都是重点,要重视跟踪创新,要重视项目和场景实践。在他看来,本科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应该培养算法工程师和应用工程师,人工智能科学家不应作为本科教育的培养重点,可以从研究生阶段产生。本科人工智能教育的重点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课工场正大胆创新,以有机组合让学科建设打破旧学科区隔,以项目导向、实践教学让课程建设打破课程本位,以岗位能力导向,鼓励综合能力让师资队伍建设打破课程本身等方式和路径,重新建立人工智能专业学科。

图9 会议圆桌对话现场

  在会议圆桌交流环节,来自百度、新华三、擎天科技的企业高层和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常州职业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的院领导,围绕“当前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打造校企联动新生态”“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需求”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8-31 09:27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