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02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类型和功能定位推动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加快发展,有利于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示范引领和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也给高校服务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空间和舞台。
高等教育要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实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健全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意义重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个创举。高等教育是教育阵地、科技重地、人才高地的结合体,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战略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不仅能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1.区域重大战略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之后,党中央又相继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在这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长三角作为长江经济带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及重要枢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以“一体化”和“高质量”为特征,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特别是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事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高等教育是区域重大战略的重要动力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迈入关键阶段,传统的“工业经济”全面转向“知识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高等教育不仅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还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智力集中优势,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创新成果。高等教育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通过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引领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能够通过提高公共服务领域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区域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能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美国的“威斯康星理念”和“硅谷模式”的巨大成功,彰显了高等教育通过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和加强与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欧盟通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以高度协作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实现人力、知识、技术的自由跨界配置,赋能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3.区域重大战略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示范路径。区域重大战略带来的制度创新、体制改革和资金支持,有助于帮助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改善教学条件、推动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区域重大战略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具有较高的要求,能为高校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提供了支持和优惠政策,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也将推动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专业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重大战略涵盖经济、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在各领域互动融合中,高校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也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高校是推动区域重大战略的动力引擎和活力源泉
我国的区域重大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和全局战略意图的集中体现。各战略的相同点在于增强战略区域的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功能,不断提高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除此之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还具有特殊的战略内涵,即切实打破行政壁垒,利用好行政区划资源,提高政策协同性,解决跨行政区合作共同发展问题,以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成功实践和示范效应,向全球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方案和强大生命力。高校要切实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推动区域重大战略的动力引擎和活力源泉。
1.高校是长三角一体化人才资源的引育中心
人才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能级的关键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加速推进,促进了海内外优秀人才向长三角区域高质量集聚,也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重要阵地,长三角高校和科研院所富集,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300家,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三角人才高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高校应充分发挥高端人才聚集优势,以才育才、以才引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让更多人才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搭建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促进高端人才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和共享;发挥高校对外合作交流窗口优势,打造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创新拓展海外招才引智渠道,加大引进海外战略科学家力度,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为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政策改革创新提供示范和样板,更好地支撑长三角人才高地建设。
2.高校是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的策源中心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极强的溢出带动效应。人工智能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加快发展的三大战略性产业之一,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先布局方向,是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有效战略。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在长三角地区蓬勃发展,既凸显了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载体的竞争力优势,也为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开创经济社会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校应紧密对接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和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战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学科转型升级和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和新的科技突破领域;以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形态;以校园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引领带动社会场景建设,服务人工智能与地方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建设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主动承担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围绕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和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努力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国家队和排头兵,在国际前沿领域掌握话语权、享有影响力,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高校是长三角一体化文化传承创新的示范中心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文化软实力是建立在文化精神、文化素质、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和文化宣传等非物质要素基础上,体现人文精神的凝聚力、人力素质的发展力、文化设施的服务力、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地域形象的传播力等文化力量的总和,是区域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和谐、健康、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
高校作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场所,是引导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尤其是要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文化优势、传播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中担当作为。高校自觉践行对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崇高追求的同时,应主动加强对区域文化、城市精神的研究阐释,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城市文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此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将文化建设作为大学复杂系统增益和系统优化的重要途径,主动整合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平台,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努力打造“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生动文化格局,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推动长三角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
高校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
我国的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科学指引,主动参与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功能,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进提供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服务打造更高水平的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推动自我发展。
1.阐释和践行人民城市理论,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长三角中心城市
长三角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龙头”,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期间,为上海描绘了“光荣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梦想之城”的生动图景,要求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不仅要在长三角地区更好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而且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要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不仅是一项发展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在国外已有百年发展历史。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城市更新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导,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上海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之一,发展潜力和前景引人瞩目。目前,上海城市建设已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推进城市更新有利于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有利于充分释放改革发展的巨大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必须坚持科技引领,主动研究城市更新理论和规律,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惠民实用技术,以科技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城市空间形态,打造更多诸如上海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转变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城市更新成果。高校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研究宣传阐释的高地,应组建一支由思政理论教师、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关的专业教师、城市一线的建设者管理者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主动把服务城市建设的科研成果和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激励各专业学生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2.加强协同创新,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建设
进入新时代,城市群已成为协调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先进形式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决定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版图。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已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继美国东北部、加拿大多伦多、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城市群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作为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高校应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城市群建设,引领带动城市群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基于资源优势加强分工互补与合作,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群的能级。除了发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参与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外,高校应重点在科技创新上支撑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科技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汇聚优势,面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空间治理现代化需求,全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群规划发展中的运用,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研究城市群发展规律和城市群创新资源的最佳配置方案,提高城市创新集群智能配置的精确度,有效助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3.集成大学联盟力量,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长三角既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高等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共有高校近500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17%;其中优质高校占比更高,在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中,长三角地区37所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序列,约占全国全部147所高校的四分之一。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大学联盟,加强校际开放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学科交叉、课题共担、学分互认和人员互聘等新机制,充分发挥集群优势,各展所长、协同创新,整体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能力。
通过大学集群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推动长三角成为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不仅有助于长三角在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释放辐射带动效应,还能推动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有机融合和互动。近几年高校发起成立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等大学联盟,立足不同的服务需求,联动协同、优势互补,努力提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样板,既促进了高校群体交流合作,也为高校群体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改革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作者方守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4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