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扫描
2020-10-19 15:23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旺产业

  作为贵州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学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通过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业辅导员等方式,聚焦贵州省特色优势产业。2017年,植保学科茶产业团队博士生齐普应、杨林林深入安顺市普定县绿源茶叶园,利用专业知识对茶叶病虫害采取绿色防控,提高茶叶的抗病抗逆能力,获得2018年度“贵州大学校长特别嘉奖”。在此基础上,贵州大学启动了“博士村长”计划,组建了茶产业、精品水果、蔬菜等十二个产业团队,组织300余支“博士村长”队伍,“带技术、带人才、带项目”服务于贵州省榕江、纳雍、紫云、贞丰、赫章等46个县和300多个贫困乡镇,极大地促进了贫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大数据助教师用好普通话

  受北京市教委委托,2019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启动实施“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以国家对学校教师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培养要求为培训目标,依托首都师范大学优质专家资源、师范生资源,开发了“双优云桥—乐智悦读”普通话大数据测评系统。系统在听、说、读、写四大模块,通过“测试—诊断—反馈—提升”四个阶段,创设语言情境,拓展课内语言学习资源。AI智能评价系统实时跟踪、精准测试、即时诊断;专家团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有效反馈、有针对性提升。据统计,参训教师训后测试平均分比训前高16.44分,普通话口语水平整体有所提升。

  福建农林大学:治水土流失 助地区减贫

  贫困往往与生态环境脆弱伴生,二者的治理也成为长期以来的难题。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之一。聚焦定西贫困,福州与定西两地政府探索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扶贫”模式,由福建农林大学进行方案设计和技术指导。自2017年实施以来,服务团队针对定西实际,在试验中进行造林技术、种植模式等创新,在生态林建设基础上,提出了林花、林果、林蜂、林菌、林药、林农、林旅、林草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四年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总面积19539.3亩,总投资6955.2万元,累计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1159户,直接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528.7599万元,户均收入0.4562万元,并通过从事生态林的抚育、管护工作,进一步增加劳务收入。

  南昌大学:“稻渔工程”振兴革命老区

  2016年5月,由首批国家卓越农林计划水产养殖专业师生为主体的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成立,团队通过攻关核心技术,采用“良种+良法”养殖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精准对接革命老区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政府+项目团队(公司)+合作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进行产业扶贫,在稻田中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技术服务落地超10万亩,辐射推广面积达30万亩,在省内30余家龙头企业实现技术落地,已累计帮助超过5000人实现脱贫。“稻渔工程”打通了从高校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再到市场的学研产用渠道,闯出一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助力扶贫的综合发展之路。

  南京医科大学:“心佑工程”护先心病患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程中,南京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扶贫思路,拓展扶贫路径。自2014年以来,持续组织开展“心佑工程”精准扶贫、健康扶贫活动,为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专项免费救治。7年来,“心佑工程”健康扶贫范围已幅射新疆、青海、西藏、陕西、贵州、安徽、江苏等七个省区100多个市县,筛查4万多名先心病患儿,免费救助320名患儿,使305个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增强了受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持续对口帮扶贫困地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贡献南京医科大学力量。

  河北大学:撬动赤城生态文化发展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与北京山水相依,与冬奥会场隔山相望,此前,该县经济长期依赖于丰富的地质文化和矿产资源。自2016年起,河北大学对赤城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先后选派34名党员干部到该县龙关镇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四年多来,学校根据赤城县资源禀赋、目标定位和冬奥机遇,充分发挥智力优势,科学实施“阿基米德”项目,选好筑牢“中国·赤城生态文化研究院”这一智力支点,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学校在杠杆两头齐发力,撬动赤城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帮助群众摆脱贫困。2019年底,赤城县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2月,赤城县摘掉贫困县帽子。

  安徽农业大学:铸就脱贫攻坚“科技哨所”

  2013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3亿元,分别在安徽省金寨县、临泉县、颍上县、定远县、埇桥区等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建立了“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皖北综合试验站”“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和“农区草牧业特色试验站”。综合试验站就像一个个科技哨所建在田间地头,搭建了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推广和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政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永久的、驻地的产业扶贫和农技推广支撑平台。学校教授带领地方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服务,在产业扶贫、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土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理工大学:小小燕麦种出脱贫学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燕麦等健康谷物食品迎来新的消费热潮。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燕麦的最大优势产区,而作为“世界燕麦之乡”的内蒙古武川县却因精深加工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管骁教授团队负责的“燕麦产业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以实现燕麦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聚焦于燕麦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农户一体化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燕麦大宗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创制、燕麦功能性配料的开发与应用为主线的研究体系,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装备,并在武川县进行产业化实施。

  云南大学:“绿色烤房”帮助村民增收

  云南大学低碳与节能技术研究所利用自有的绿色烤房技术,在云南大学对口帮扶的凤庆县鲁史镇河边村,将两座传统密集烤房改造为绿色烤房,使当地村民的烤烟质量明显提升,烘烤成本显著下降达50%以上,综合效益从每亩烟地的平均3500元左右上升到7000元左右,显著增加了村民收入。结合云大节能所在其他贫困地区参与改造的40余座绿色烤房的情况,该技术使用清洁电能和全自动控制,实现了清洁能源对传统燃煤的替代,不仅节能环保,还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烟叶烘烤技术力量不足、产出烟叶质量低的问题。该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可以吸引烟草企业加大对当地农、田、水、路、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

  为落实脱贫攻坚任务,近年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国培计划”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服务者,内蒙古师范大学着力将“国培计划”各类培训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在43个旗县培训项目中,深度贫困旗县占14个,国贫旗县占10个,区贫旗县占10个,非贫困旗县占9个,贫困县项目占比79%。面向自治区内外遴选300余位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或教学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对自治区培训专家库进行了补充更新,确保为10万余人次的参训学员提供最优质的师资。采取集中培训、同步在线、异步在线、名校访谈、跟岗实践、返岗实践等方式,有效帮助乡村中小学教师及乡村学校校长提升业务水平。

  河南科技大学:小红薯撑起大产业

  豫西地区是典型的丘陵旱作区,红薯是当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方式以春薯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在120万亩以上。丘陵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豫西红薯沙、面、甜、香的品质。为挖掘豫西地区红薯产业的巨大潜力,河南科技大学依托农学院成立了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友军组建了以教授、博士为主的红薯产业团队,形成了栽培、育种、生技、土肥、植保等专业专长、学科互补的优势特色。2018—2020年,该团队走遍豫西大地,在红薯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方面下足了功夫,红薯产业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项目接地气、技术很实用、模式可复制”的好产业。

  青海大学:用科技优势服务产业发展

  青海大学充分发挥该校青海省10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三江源及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特色产业基地等平台的作用,聚焦科技优势,发展地方产业,助力扶贫攻坚。在青海省贵南县、共和县等8个县域建成32个藏羊高效养殖以及蚕豆种业等方面扶贫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累计实施多胎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牦牛提质增效技术、中药材种苗繁育、羊肚菌高原设施高产栽培技术等特色产业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等科技扶贫产业项目11项。培育优势产业30个左右,覆盖约100余个贫困村,涉及约1000户贫困户,带动户增收在3000—20000元之间。

  海南大学:黎族山寨盛开“幸福兰”

  乐妹村坐落于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东南部,是黎族革命老区,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也是海南大学定点帮扶的村庄之一,全村贫困率高达83%。海南大学派驻乐妹村第一书记王联春和海南大学林学院兰花专家宋希强经过充分的市场供需调研,选定适合乐妹村气候条件下种植的秋石斛兰花,采用“政府+高校+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秋石斛兰花产业。该项目两年投入300多万元,建成20亩兰花大棚,目前共种植约40万株秋石斛、3万株火焰兰。2019年,乐妹村这个黎族山寨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836元增长到2019年的9888元。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点亮科技之光

  针对四川省凉山州等贫困地区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和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四川农业大学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依托、对接政府为保障、对接高校做技术支撑,探索建立了“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多种农技推广模式,实现科技扶贫“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如在凉山州布拖县,建立了“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以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特困山区产业扶贫为关键抓手,搭建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科技服务平台。平台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长期入驻方式,及时发现、解决生产问题。平台功能涵盖了马铃薯种薯繁育与生产、科技研发与创新、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与服务、科技人才培养等各环节,切实打通了科技服务农户与精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

  石河子大学:林下养鸡产业助南疆脱贫

  为配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小海子垦区团场产业结构由种植业为主向“种、养、加”的三元结构转变,发展壮大团场集体经济,建设新型团场,石河子大学林下养鸡科技特派服务团队利用四十四团原种连果园空间大、杂草多的资源优势,2019年进行了林下养鸡育雏脱温放养各项技术的普及推广,将连队闲置多年的蔬菜大棚科学改造成育雏脱温鸡舍900平方米,指导带领4个贫困户共放养4600只(3批)优质肉鸡,鸡群成活率在95%以上,实现了增收脱贫,并为原种连捐赠一套价值3.6万元的孵化设备发展连队经济。2020年在原种连林下养鸡基础上申请立项了“第三师小海子垦区林下养鸡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兵团民生实事项目,增加改造闲置大棚面积900平方米,打造集种鸡饲养、孵化、育雏脱温、放养于一体的林下养鸡产业链,带动连队特色庭院经济的发展。

  天津中医药大学:“岐黄亮剑”脱贫路

  2017年起,天津中医药大学开始新一轮结对帮扶天津市静海区大丰堆镇大丰堆村和高家庄村。在帮扶工作中,天津中医药大学引入中医整体思维理念:望闻问切“寻病灶”,辨证论治“开处方”,固本培元“强筋骨”,内外兼修“治标本”;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原则,大力实施扶贫领域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大学的医疗及教育优势,确立了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带动“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帮扶项目为“重点”,以健康医疗和教育扶志为“特色”的“岐黄亮剑”中医精准帮扶模式。截至目前,学校对结对帮扶的两个困难村已投入194.9万余元,两个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全市平均水平。

  大连医科大学:雪域高原铺就健康之路

  大连医科大学自2001年积极参与援藏工作,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来,进一步发挥学校及附属医院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扎实推进、有序开展。以支持、帮助那曲地区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以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医院内部改革为动力,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年来,学校牵头选派了全省干部医疗人才99名赴那曲精准帮扶。其中,选派干部人才43名(包括4位院长、28名医疗人才、11名柔性引进专家),占全省43%。援藏专家大力弘扬践行“大爱无疆”的援藏精神,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人学厨 全家脱贫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广东顺德中国厨师之乡、世界美食之都的资源优势,成立顺德厨师学院,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以“一人学厨,全家脱贫”为宗旨,探索“名校联名店,名店出名厨,名厨带名徒,名徒成名厨,名厨走向世界”(简称“四名工程”)教育扶贫顺德模式,将传统的厨艺师徒传承与现代烹饪教育有机结合,以粤菜厨师职业培训为突破口,通过技能培训、工学交替、送教上门等形式,东西部扶贫协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粤菜师傅培养和厨师职业培训,探索出将资助、扶志、扶智、赋能融于一体的精准扶贫与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新疆大学:“双语”青年志愿者赴南疆

  围绕助力南疆叶城县、疏勒县、乌什县全面脱贫的重要任务,新疆大学坚持利用各方面优势资源,凝聚全校师资力量,每年派出220余名“双语”青年志愿者赴南疆地区开展“助力南疆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推动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安排部署和战略实施,促进南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7年以来,新疆大学先后有20余位校领导、400余位教师及220余名研究生、450余名本科生赴南疆叶城、疏勒和乌什地区协助“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脱贫工作队和当地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帮扶千余户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陕西理工大学:缕缕药香富秦巴

  陕西省镇巴县地处秦巴山区,拥有丰富的天然中药材资源,但由于交通条件恶劣、技术人才缺乏,该县中药材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较低、脱贫攻坚难度大。2016年以来,陕西理工大学立足镇巴县资源特点,组织科技扶贫团队,选派科技副镇长,常年驻点开展中药材技术攻关和农户脱贫攻坚。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品质量标准,为中药材产业设定发展路径和规范化标准。开展大黄等中药材的种质资源保护、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等系列工作。这些工作推动镇巴县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品质不断改良,加工技术不断规范,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目前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镇巴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脱贫支柱产业。

  塔里木大学:构建枣产业扶贫新模式

  在新疆,枣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产业,但枣品种单一、建园不整齐、种植密度大、果园郁闭、果实品质差、产品加工技术滞后、产业链延伸不够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着新疆的枣产业发展。为实现技术扶贫、智力扶贫,加快推进枣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和扶贫增收,塔里木大学枣产业科技创新与服务团队自2004年以来,通过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兵团科技局少数民族聚集团场科技特派员科技帮扶三年行动专项项目——“密植枣园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十七团红枣规范化管理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实施,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促进了枣产业技术升级和健康发展。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打造“腊肉新乡村”

  巫溪县天元乡是重庆市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辖9个行政村。其中,万春村是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派驻第一书记定点帮扶责任区域。学院80余名师生与万春的村民融合,创建扶贫车间,生产“生态腊肉”,实施“职教兴业”。2018年学院帮助村民改造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猪场3个,带动农户散养生猪5000头,创办“万春村腊肉加工厂”,以“农校对接”和“以购代扶”方式促销。2018年创净利润34万元,实现58户贫困户脱贫摘帽;2019年生产腊肉香肠制品50吨,创加工红利148万元,引领60余户村民车间务工增收。全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全乡贫困户受益脱贫,“腊肉新乡村”全县闻名。

  燕山大学:教育扶贫扶出“七彩银里”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银里村地处海拔900米的燕山北麓深处,曾是个贫困的小山村。2016年起,燕山大学向银里村派驻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持、教育资源供给等方式,全方位对该村进行帮扶。2018年10月,银里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10月6日,仅剩的3户未脱贫户也如期脱贫。5年来,这个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围场县乡村旅游示范村、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先后两批共7名燕山大学驻村工作队员的接续发力,逐渐让以前贫困落后的银里成了如今人们眼中的“幸福银里”“七彩银里”。

  太原理工大学:服饰产业助力贫困户就业

  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定点帮扶山西省偏关县,依托高校优势,在爱心支教、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产业扶贫方面成效突出。2017年底至2018年6月,太原理工大学扶贫工作队与山西久冠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对接。2018年7月至10月,偏关县久冠服饰扶贫有限公司筹建启动。2018年12月4日,久冠服饰扶贫有限公司(扶贫一车间)、太原理工大学扶贫工作站揭牌营业,公司安置就业人员168人,其中贫困户110人。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充分体现偏关县脱贫成效,2019年8月2日,久冠服饰扶贫有限公司二车间建成运营,安置就业人员220人,其中贫困户160人。

  中国美术学院:美美与共 助力凉山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省凉山州政府于2018年3月新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致力为四川乃至西南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的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教育部直属精准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专的高校,中国美术学院派出多批团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认为:单一的学科专业支持或师资支持,无法使西昌民族幼专建设形成内动力,非长久之策。应围绕当地区域经济状况和彝族民族特色文化,带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形成民族特色人才集群,反哺区域文化和经济建设,从而构建区域经济和高校建设的正态循环链。为此,中国美术学院提出“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乡土学院’十要构想”并进行了成功实践。

  郑州大学:优质农产品端上消费者餐桌

  郑州大学精准帮扶河南省泌阳县双庙街乡闫洼村以来,在消费扶贫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和平台优势,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玉米、水果萝卜、优质红薯种植和白玉蜗牛养殖等特色种养产业项目,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近三年来,郑州大学通过采取消费扶贫模式,促进了闫洼村优质农产品种植和消费者餐桌的直接对接,实现贫困地区农户和广大消费者的双赢。通过订单采购帮扶闫洼村特色农产品,助力打造了闫洼农蔬品牌,促进贫困种植户增收。仅2019年,郑州大学各基层单位爱心采购帮扶地特色农产品价值47.9万元,引荐企业和闫洼村农民种植合作社签订10万元的水果萝卜采购合同,带动10户贫困户增收,参与种植户亩均增收6000元以上。

  桂林理工大学:构建“党建+专家+产业”模式

  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定点帮扶广西灌阳以来,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围绕灌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党建领航扶贫为龙头,发挥工科高校科技优势,聚焦产业帮扶,依托城乡规划、机械设计、环境保护等优势学科专业精心打造“精准扶贫专家工作站”,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引入到广西灌阳贫困村,构建了“党建+专家+产业”精准帮扶模式,成为广西脱贫攻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树立了“桂工扶贫”品牌。截至2020年6月,学校定点帮扶的6个贫困村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1054户4161人减少至22户82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00余元增加到5000元,贫困发生率从34%下降到0.6%,6个定点帮扶贫困村已于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灌阳县也于2019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生动实践“电商大有可为”

  自2012年以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党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优势,以党建促电商扶贫,以电商扶贫促产业振兴。具体分两个阶段呈现。1.0阶段:党建+电商项目+贫困村。基于县情、村情、民情分析,结合当地特色,挖掘、实施电商项目,提出“电商+特色农产品”“电商+特色乡村旅游”“电商+农村创业协会”三种帮扶方式。通过一村一项目,阶段性帮扶,精准对接贫困村。2.0阶段:党建+电商基地+贫困村。为实现长久互助,在贫困村直接建立电商基地,通过免费基地、高校人力等优势,引进电商项目,将项目固化、产业化,实现“村庄+农户+基地+专业”共同成长。

  吉林外国语大学:持续提升农村教师职业能力

  “种子”农村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育项目,是吉林外国语大学提出的职业继续教育精准帮扶办法。学校依托“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的实施平台,以农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导向,关注农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需求、职业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参与体验,以及个人职业能力持续提升,构建了农村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创新了农村教师职业继续教育研修方式,形成了科学化的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根据项目县教师实际情况,以项目式培训的形式,科学设计培训主题与课程,突出解决教研问题,有效实施送教到校,指导学校开展学科校本研修,培养优秀学科团队,关注学科教师持续性发展。

  兰州交通大学:在“致贫的根子”上精准发力

  兰州交通大学共联系甘肃省康乐县6个贫困村,158名干部联系325户贫困户。针对帮扶村基础教育薄弱的现实,学校紧盯“控辍保学”工作,在“致贫的根子”上精准发力,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对帮扶村教育事业开展全面帮扶。举办教师培训班两期,并连续7年为考生和家长免费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服务群众1000多人次。积极改善帮扶村小学办学条件,累计捐赠电脑350台、桌椅600套,新建教室4间、硬化操场1000平方米,建立计算机教室13间,捐赠图书2万余册,捐赠价值50万元的教学设备、教具、文化体育用品等。学校每年平均为康乐县增加贫困地区专项招生录取名额近20名。自2012年至今,累计免除帮扶村考入学校的86名学生学费共计约40万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484321755 2021-03-21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