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6岁男童坠井被困107小时身亡!请看好您的孩子!
2016-11-11 19:03
中国教育在线

40多米深的枯井、107个小时的营救
百余辆挖掘设备、500余人参与其中
6岁男孩聪聪
最终还是在今日凌晨确认死亡
当所有人都在关心双十一的时候
小E却只想关心你们的孩子

11月6日上午,聪聪跟随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
不慎掉入枯井中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启动百余辆挖掘设备
期间不断调整救援方案
但由于天气寒冷,土质松软
现场挖掘拓展难度加大
枯井破拆工作越来越艰难
救援人员三次下井都未发现男孩踪影
107个小时之后,终于在42米的井底
找到了已经全身蜡黄,没有生命迹象的聪聪

 

小E不敢想象
6岁的他独自一人在深黑的井底
经历了怎样的生理折磨与心理恐惧
聪聪的离开让我们再次把视线聚焦到儿童安全问题上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万的儿童发生意外事故
主要原因都是未做到有效看护
如何预防儿童安全事故,成为了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溺水事件:
2016年4月24日—5月21日,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曹县连发三起青少年溺水事件,造成六名孩子溺亡。
防预:
  1、有水塘、小河等的农村是孩子游野泳、发生溺水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家长一定要监督好孩子,不要让孩子私自去这些场所。
  2、城市里,有的小区周边会有喷泉等亲水平台,家长平时要留意这些地方是否有防护措施,包括周边否有防滑措施、护栏的高度是否能防止孩子翻过去等等,如不到位应督促相关单位采取防护措施。

二、坠楼事件:
2016年9月5日晚,5岁女童独自一人在家玩耍,不小心从11楼的窗户坠落,掉入一楼的绿化带内,随后被邻居送往医院,奇迹生还。
预防:
  1、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有高低差的空间,如窗口、阳台、飘窗、楼梯、电梯等,除了易坠落,这些地方本身就潜伏着隐患,平时也少让孩子到这些地方玩。
  2、家里最好在窗外安装足够高度的护栏、防护网等,或不要让窗户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可改用上悬窗或下悬窗,减小窗扇开启幅度)。
  3、窗旁不放置可供孩子攀爬的桌椅等。
  4、条件有限的,可以在窗旁挂个铃铛或类似有较大响声的物品,一旦孩子接近或拉开窗户,家长可立刻发现并制止。

三、交通意外事件:
10月17日下午6点左右,岳阳市天伦城步行街的地面停车场上,两岁半女童图图正独自走在路上,她的家人走在她的后方低头看着手机。这时,一台岳阳牌照的黑色现代SUV突然开动,将她挂倒后碾过头部,图图当场身亡。
预防:
  1、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包括遵守交通信号,横过道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过街设施,切勿翻越隔离护栏等。不要让不满12岁的小孩骑车上路。
  2、乘坐私家车时,切不要让孩子坐前排,一旦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弹出时产生的冲击力可能造成儿童窒息或颈椎骨折。另外,在自家的车上安装儿童安全座椅。
  3、家长带着少不更事的孩子出行少玩手机,不能掉以轻心。开大型车的家长也要小心,开车注意盲区!

四、车内窒息事件:
8月25日下午1点左右,无锡市暴某开车上班,下车时将睡着的孩子遗忘在车内,下午六点在车中发现孩子时已经窒息身亡。
预防:
  1、教会孩子在独自被困车内时要向外界发出自救的信号,例如学会按汽车喇叭,学会打开汽车的双闪警示灯,学会拍击窗户等措施,以便引起外界的注意。
  2、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家长多用心,开车时时刻注意车后座的孩子,千万不要因手头事务让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五、烧烫伤事件:
5月4日,东莞一位4岁女孩在家中的厨房玩耍,不慎掉进开水桶内,造成全身多处烫伤。
预防:
  1、不要让年龄较小的幼儿进入厨房。
  2、大些的孩子帮厨前,要跟他一一讲清物品的危险性,并告诉孩子着火该怎么处理、烫伤要用冷水冲、煤气用完要确认关好。

六、电梯事件:
10月1日傍晚,盐城一7岁女童燕子在与母亲曾女士一起乘坐电梯时,靠着扶梯的右脚不小心被运行的电梯夹住了。曾女士赶紧呼喊救人,很快有顾客围过来,有人帮忙按停电梯,并找来一把剪刀,将燕子被夹住的鞋子剪开,然后慢慢将右脚取出,最终造成右脚骨折。
预防:
  1、 家长要告诉孩子乘坐扶梯时一定要手扶扶手,站在黄色安全线内,不要追逐、打闹,背对着电梯,不要逆向在电梯上奔跑玩耍。
  2、 家长要防止孩子将手放入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内,不要让孩子在扶梯进出口处逗留。
  3、 若孩子不慎摔倒,不要惊慌,大声呼救,请靠近扶梯急停按钮的乘客按下按钮。

细看这些事件不难发现
只要家长们多一份关心呵护
多一点防范意识
绝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的发生除了让我们感到悲痛之外
家长们更应多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减少儿童事故的发生
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信 ID:eoleoleol)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6-11-28 15:51
10070.jpg
中国教育在线 2015-03-17 10:40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