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多位院士出席!内蒙古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揭牌成立
2024-09-04 16:20
内蒙古农业大学
作者:

  9月1日上午,内蒙古农业大学在新校区多功能报告厅举办资源与环境学院揭牌仪式暨新农业学科论坛证会。校党委书记陈永胜,党委副书记、校长高聚林,副校长塔娜教授,党委委员、副校长齐景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褚亚申,党委委员、副校长左合君、董同力嘎出席揭牌仪式。高聚林主持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陈学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明岗研究员等6位院士与陈永胜、高聚林、退休教师代表李跃进教授一同为内蒙古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揭牌,陈永胜为资源与环境学院第一任院长李海港教授授牌。

  陈永胜表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精准高效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学校决定单独设立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校高度重视并将全力支持资源与环境学院发展建设,学校将聚焦农、牧、林、水、草、乳、沙等优势特色领域,整合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教学科研优势,打造一批优秀师生团队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瞄准生态农牧业发展,以草地和林业土壤为特色,努力在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更大进步。他希望社会各界关注支持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发展建设并提出宝贵意见,希望学院师生珍惜历史机遇,团结一心、奋发图强,积极争取获得行业资源,努力回报社会各界的关怀关爱。

  张佳宝代表中国土壤学会和国际土壤联合会向内蒙古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成立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必要性。他说,内蒙古在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地理位置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为了顺应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设立资源与环境学院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能够为国家西北资源环境的建设与推进作出重大贡献,也能够为内蒙古的人才培养提供新基地。

  自治区农牧业厅、农田建设管理处林利龙处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内蒙古的耕地情况,肯定了学校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师生在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在资源与环境的合理配置、土壤改良、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资源与环境学院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取得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兄弟院校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贾汉忠祝贺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他表示,当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方向、新问题,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是对国家相关战略的响应与担当,更是全国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的大事件。希望资源与环境学院同其他高校一起顺应国家和地方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力合作,携手为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校友代表、通辽市先进工作者朱云来和企业代表、以色列化工集团中国区首席农艺师李国华在致辞中祝贺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肯定了学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期待。李海港围绕学院历史沿革、使命任务等作了工作汇报。

  据了解,内蒙古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下设土壤科学系、植物营养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源于1958年建成的土壤农化专业,1997年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学院获批建设的本科专业,2024年开始招生。环境工程专业1995年设立,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学院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博士后流动站。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1985年开始招收土壤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开始招收土壤学博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序列,2023年获批设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野外试验站1个;土壤与植物营养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核心科研基地1000余亩;在区内外科研、技术推广和企业共建教学研究实习基地10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